出生的那个时候,中国广大农村人们生活还是十分清苦的。计划经济时代,百业待兴。这些按照家庭人均的购物票证,包括粮票,成了多子女家庭的生活保障。如果没有票证,一个家3~5个孩子,7~9个孩子或者更多的孩子,如何养活?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一个大家庭6、7个孩子较为普遍。新中国成立后前期的特殊情况采用的特殊手段,渡过难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永不忘记前辈们的艰苦岁月!那时候,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褪色了,染了再穿,有一些专门染衣服的人,你听说过么?我记得七十年代做一件花衣服需六尺或七尺花布,一尺花布需一尺布票再加上两角多钱,做件衣服也就花两元来钱吧!(布票是国家免费发的,是限量的,一年每人多少尺。)攒工分,粮票、布票,艰苦的岁月,七十年代初,农村的商店少,供应的商品也少,因为广大的群众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努力,购买力很低。一个公社就一个供销社,一个大队就一个代销店,加上逢三六九的集市,这就是当年农村商业的全部。供销社的店里通常只有一名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也负责用板车从二十多里路外的公社供销社把店里卖的东西拉回来,大概十来天才需要去拉一次货,这就是当年的购买力。供销社的东西要多些,油盐酱烟酒饼干罐头、日用百货、布匹,文具书籍都有,花色品种是单调一些,但品种基本齐全。因为农民除了粮票、布票没有其它票证,所以买布要带票以外,其他的商品只要有钱就可以买。有的人说当年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那是他们有钱,而农村人的问题是没有钱。出生头几年,村子里还没有通电,照明用的煤油灯。就从大队里的供销社里每次买三两斤。我是1岁左右跟爷爷睡的,奶奶在我半岁多的时候就离世了。听妈妈说,爷爷有6个孩子,全是男孩,有可能是饥荒,也有可能是医疗卫生条件所限,有两个没成人。我爸爸是现有四兄弟的老四。八个孙子、3个孙女,我是八孙子的老八。也许是最小的,爷爷最疼爱我了。很小就让我睡他身旁。大伯应该是一九三几年出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当知青,大伯就从北京来到我们村小学支教,中间不知哪里出了差错,知青返城时他被遗漏了,文弱一书生,改革开放后成了村子里的五保户。过着最穷苦的日子。二伯后来成了村子里的农林技术员,日子平淡如水。三伯18岁参军,在新疆一骑兵营任营长,转业后去了铜川地区户籍科任科长,在还没有计划生育前,三伯有两个女儿,总想有个男孩,随着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再生育会有很大政治风险。于是三伯果断隐退,离开了村子里人认为还算风光的岗位。第三胎如愿添了个男孩。也就是老九,那时候爷爷已经不在了。爷爷在的时候,公社里每逢阴历一、五赶集,那时候基本没有交通工具,有赶驴车、骡马车上路的。家里就养了一头牛,很少有赶牛车出门的。一是牛力气大,就劳碌命。二是流行的慢。听妈妈讲,爷爷小时候也是地主家的儿子,长大后是名木匠,青壮年在黄河滩边造船。年纪大了好热闹,基本上逢集必赶。家里没有骡马,我就用架子车推着爷爷去五里外的集市上。爷爷每次去吃一碗三角钱的羊肉糊饽。我不爱吃,就要一角钱买根甘蔗吃。孩提时代,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