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一早就收拾好,因为行李多,小两口没有搭电车去。到街上雇了一辆小板车,堆上全新的细软,出发前往毓华大道。
板车驶离了郑塘,夏日微风和张金翠的脚步一样轻快,忽忽地吹动着她的头发帘。她把手挽在齐清轩臂弯里,自豪极了:她终于离开了。
这条路她走过很多遍,以前总是双程,心里明白有往就有返。她来再多次,花再多钱,始终就像一只鬼,游荡在这里,无论如何总要回去,回到坟包一样的郑塘去。这一次,她可以不用回去了。她要去的是一个新的目的地,新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她不用回头了,她要往前走了。
张金翠第一次越过商业街以外。渐渐地,街景不同了:路上有电车、有黄包车、甚至有四轮汽车。
走在板车旁边的张金翠,头垂得低低的,用余光瞟着一切。她看到了,看到穿圆头皮鞋的男人的脚,还有穿着平底带袢布鞋的学生的脚,还有露出半个脚背、后跟高高踮起的女人的脚。当然,还有穿着全新、黑色、绣着艳俗花样布鞋的自己的脚。她又想起了那个熊一样的女人,这里的女人都像那只熊,昂着高贵的头,在外来者的心头上张牙舞爪。
张金翠不懂,同样一条马路,怎么有我这样的人在走,也有他们那样的人在走?
她的身子不自觉缩了又缩,整个人变小了。她忍不住想把手从齐清轩那只套进灰蓝色褂子的臂弯里抽出来,她想和这个穿千层底布鞋的男人以及身边这辆寒碜的板车撇清关系,想和那个就算离开了也无法摆脱的郑塘撇清关系。
但她只能更紧地依偎着齐清轩。
这条街道带给她的冲击太大了,这不是她想象中那个只要踏上了,就会宽容接纳她的马路,这是一条排外的马路。这不一样,和她的梦想不一样。
毓华大道确实不一样,尤其与郑塘街相比,处处都不一样:这里没有肮脏的小菜市,没有四散分流的臭水沟,太太小姐们不会一边缝缝补补一边闲坐着聚在门口,老爷先生们也不会衣着灰暗汗流浃背。这里的鱼肉菜蔬都是提前预定好后,每天清晨由郊区的农场工人送进宅子里,路面宽阔又整洁。这里的女人都光鲜亮丽,这里的男人都气宇轩昂,就连这里的小孩都显得那么高不可攀。
在衣香鬓影中,张金翠一路克服着卑微感,以小小的隐形人姿态度过一段漫长时光后,来到了属于自己的目的地:林家宅子的后门。
进得后门,是一个小院落:这是专给下人的住处。这里恰比郑塘干净现代,又不及外面那样摩登喧嚣。林宅的下人们,在厨房里切鱼切肉、烧火洗碗的,在主宅里擦地擦桌、倒夜香洗痰盂的,都住在这里。张金翠来的时候打量了一眼,那些邻居们低着头忙碌,灰扑扑暗沉沉。
她感到自己舒展了。
原来外面那些唬人的金碧辉煌只是表面现象,而维持着那种表面现象的人们,都躲在深宅大院的缝隙里,躲在这里。这些缝隙里的人,就是家家户户的仆欧,就是齐清轩们和张金翠们。在这些人面前,张金翠又容光焕发了,她的高傲不知不觉已经快要回来了。
一个老人带着两个小伙儿接待了他们。
小伙儿从板车上卸下包袱,搬进了老人指定的屋子。那辆让张金翠感到尴尬的小板车收取费用走后,她才彻底松了口气,把头抬起来看清了老人。
老人个头不高,但看上去很威严,也很神秘。也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眼睛躲在耷拉的眼皮里,不知道他的目光究竟盯在何处。一眼扫去,只看到眉毛是短短的两撇,人中是长长的一条。人中底下蓄了一点花白的须,须里藏着薄薄的上唇。瘦小的身子罩着石青色素缎长衫,前胸有对称的暗色八仙团纹,衣领和下摆处用白绸镶边,外压米色蝙蝠纹样。袖子挽起一度,露出骨节分明的两只手,手很清瘦,上面有盘曲的筋。
张金翠有点惶恐,又有点惊讶。她没想到林老爷居然亲自出来接他们,也没想到林老爷居然是个旧式的老人,穿着遗老似的衣服。
“凇叔,麻烦您了。”齐清轩向老人作揖说道。张金翠在旁边看了,有样学样地叫道:“凇叔。”也作了个揖。
老人略把斑白的头点了一点,带上两个小伙儿转身走了。
张金翠走进小屋,没来得及细看屋内的陈设,先把门关上问男人:“清轩,怎么是林老爷亲自来接?你还管他叫凇叔不叫老爷?”
齐清轩往里走了两步,坐在铺着蓝白细格子粗布的床上:“对啊,林老爷是我叔叔,我是林家大侄儿。你可算是攀上门好亲咯。”张金翠发觉自己出了个丑,脸倏地红了,拳头也举了起来作势要打:“好哇你敢笑我!那个人到底是谁?”
齐清轩看到张金翠的样子,觉得很好笑。他把这个生起气来一点威慑力都没有的女人拉到身边:“别气,那是这儿的管家,叫林凇。你跟着我叫他凇叔就行,大家都这么叫。”“今天到这里来,我怕都怕死了。以后有什么规矩你都得先告诉,我可不想被外面的人笑话。”张金翠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