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的年底,仝兰芝在鼓楼医院生下第二个女儿。因为生产时孩子呛了点儿羊水,洗澡又受了凉,回到家的第三天夜里,新生儿便哭闹不止。
仝兰芝把孩子抱在怀里,感觉到孩子像一团火球一样烫。
仝兰芝推醒呼呼大睡的陈广良,陈广良翻身起来一脸不高兴地说:“孩子发烧了,你叫我起来,我能干什么?”
“你抱到医院看看呀?”仝兰芝虚弱地央求道。
陈广良起身穿好棉衣,抱起襁褓里的孩子出了门。
仝兰芝翻身给小芳盖好被子,躺在那里无法入睡。她又想起好友仝桂香来,桂香要是还在鼓楼医院没走,该多好啊。
天快亮的时候,陈广良抱着孩子回来了,仝兰芝急忙问:“医生怎么说?”
陈广良把孩子塞给仝兰芝,快速地脱去棉衣钻进被窝,说:“医生说是新生儿肺炎,开了些药,说吃吃看。”
仝兰芝接过二丫,看着二丫烧得通红的小脸,忍不住哭起来,她冲好药细心地给孩子喂下。
“妈妈,我要嘘嘘。”芳芳爬起来。
仝兰芝端来痰盂,芳芳蹲在上面尿完又爬回去睡了。
陈广良翻了个身愤愤地说:“都是你们拖累了我。”
仝兰芝生气地说:“你说的啥话?俺们娘几个怎么就拖累你了?”
陈广良打起了鼾,仝兰芝生着闷气怀抱二丫坐在外床上一直到天亮。
早上,宋婶过来看月子。她拿来了20个鸡蛋,还有半斤红糖,这可是雪中送炭呀。
宋婶儿抱过二丫,抬头看着仝兰芝,说:“这一个院子里住着,都没有发现你有了呢。唉!也难怪,天天吃不饱饭,肚子怎么能大呢?小乖乖,在娘胎里就受屈了。”
宋婶发现襁褓里的孩子小脸红红的,她用手摸了摸,吃惊地说:“兰芝!孩子发烧了,身上滚烫的,你看她小鼻子一扇一扇的呢。”
仝兰芝把孩子抱过来,脸贴了贴孩子的脸,告诉宋婶:“昨天夜里他爸爸抱去看过医生了,说是肺炎,正在吃药呢。”
宋婶儿叮嘱仝兰芝要给孩子多喝水,不退烧的话还要再去看医生。
又过了一天,二丫还是不退烧,奶也不吃了,水也不愿喝了。
陈广良一大早就去上班了,仝兰芝想叫他回来又怕他发邪火。
仝兰芝把大女儿交给宋婶儿,自己抱着孩子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来到了医院。
医生拿听诊器听了片刻,抬头责怪道:“为什么不早点抱来瞧病呢?”
仝兰芝听医生这么一说,更加担心起来,当时就吓得哭起来。
二丫住进了医院, 仝兰芝给丈夫打去电话,陈广良接到电话,不得已找领导请假赶了过来。
医生把陈广良请到办公室,让其在病情告知书上签字。他回到病房不停的责怪着仝兰芝:“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仝兰芝守护在头上扎着针的二丫的病床边,不住地流着泪。
二丫住院后,仍然高烧不退,喉咙里不时的发出呼喽呼喽的声音。
几个医生护士过来把二丫抱走了,不一会又抱了回来。二丫除了头上扎着针,脚上也扎上了针挂上了吊瓶。
二丫每吸一口气,鼻翼煽动一下。仝兰芝彻夜不眠地盯着孩子。她在心里一遍遍祈祷着,孩子!快好起来吧。
在住院后第三天,二丫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最后没有了动静。
仝兰芝抱着名字还没来得及取的二丫,哭的晕了过去。
大哥仝民康闻讯赶来,也难过地蹲在一旁。
仝兰芝在哭哭涕涕中出了月地,她身体虚弱的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淋,还时常整夜睡不着觉。
有了这个惨痛的教训,四岁的芳芳只要说哪里不舒服,仝兰芝都会心惊肉跳,放下手里的一切事,第一时间抱去看医生。
生活越来越艰难了,仝民康从机关食堂被减员下来,重又当起了车夫。
一个星期天,仝民康拉着板车从郊外回来的路上,意外看到有些零星散落的罗卜缨子,他捡了回来。他把萝卜缨子洗干净后切碎,用盐腌制起来,成了餐桌上了一道美味小菜。
院子里的广玉兰开了,天气暖和起来。
陈广良看兰芝身体虚弱的样子,他暂时不再说要走的事了。
内卫团集体转业后,陈广良文书职务改成了行政办的主任,待遇也比以前好了许多。他每月想方设法用有限的口粮,兑换出几斤粮票贴补给老家爹娘。
陈老爹从大儿子的来信中,隐约觉擦到儿子的烦躁与担心。当爹的自然知道大儿子是个耿直的汉子,每次回信时总不忘教诲陈广良:多做事少说话,困难是暂时的,没有迈不过的坎。尽可能的在南京看好自己的饭碗,不必过多挂念家里,家里一切都挺好的,千万别做傻事!
陈老爹越是这样说,陈广良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