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打闹了一会之后,就有一个年纪大的人抬着一个大水盆来到了学堂。
“孩子们,来看看,我刚从田里抓来的!”
这个人李信认识,正是那宋应星,不过之前看见的是青年时代,现在看着佝偻的身体,满头的白发,显然已是老年。
“你们看着鱼肥不肥?”
“肥!”学童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宋应星就解释起来,之所以肥是因为稻花多,而稻花多就说明稻子长的好。
听到这话,李信觉得这画面真的是很温馨。
然后宋应星就开始上课。
也就是说宋应星成为了私塾的老师,在教学生。
宋应星在私塾教大家读四书五经之外,还将他编纂的《天工开物》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传授给乡邻。
教文化,传技术,一举两得。
“宋先生,打扰了!”李信走进学堂说道。
“你是?”宋应星听到有人喊他,但是看着这人,根本就不认识。
“我是李信,是从三百多年后到这的一个后生晚辈!”李信笑着回答道。
听到这话,宋应星自然是不相信的。
这种事情换成是谁都不相信。
话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至少也要保证合理性。
就和写小说一样,不能降智。
宋应星最后也不追究李信的来历,毕竟他身上似乎也没什么可图的。
正好李信说是从三百多年后来到这的,那他也就想要自己的那本《天工开物》在后世有没有人看。
李信自然是早有准备,毕竟对于作者来说,自然是想要知道自己写的书有没有流传后世。
就好比那伏生,最关心的就是后世有没有人读《书》,还知不知道《书》,《书》有没有流传下去。
李信则是拿出了平板电脑,说出三百多年后就是用这个来看他的《天工开物》。
“这是什么?”
“电子书!”李信笑着解释道。
总不能说是平板电脑吧,那解释起来就麻烦了。
电子书的话就好解释,反正是书籍的一种。
宋应星自然是让孩子们也过来看看,这所谓的电子书。
虽然他不会弄,但还是看到亮起的屏幕上面,竟然是他画的画。
也就是《天工开物》中的插画。
然后李信继续帮他翻了一页,只是看着那字,宋应星有些苦恼。
他已经老了,有些老花眼,这上面的字太小了。
李信自然是为他将字体给调大一些。
“还能放大!”宋应星真的是很诧异。
直呼真的非常神奇,有些相信李信是从后世来的。
李信手中的电子书不要说见了,听都没有听说过。
宋应星查看了一番,自然明白这是最早的出版,没想到还能在后世流传,还是很高兴的。
甚至还说了宋应星在后世被称为科学家,按照现在的说话就是博士,非常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科学家。
查看了一会之后,对于这新奇事物很感兴趣,但是也没有玩物丧志,也就多看了一会,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告诉孩子粮食得来不易,要珍惜粮食,体会父母的难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完了课,学生们自然是离开了学堂,但是李信留了下来。
看着学生们离开后,李信忍不住将心里的话给说了出来。
“先生,你可是奉新名儒,但是今日一见您就是一位田间老人!”李信笑着说道。
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宋应星的打扮了,衣服也是衣服田间干活的打扮,特别是裤腿还是挽起来的。
想来应该就是之前下田去捉稻花鱼的原因。
“田间老人不好吗?”宋应星反问道。
“好,特别好!亲切!”李信真诚的回答着。
既然学童们都走了,宋应星也就和李信聊了起来。
人老了就容易回忆往事,或者说是回忆一下青春年少。
他少时想要学神农氏,喜欢田间技艺、坊市营生。
听到这话,李信也是要帮忙补充的,他也是熟读诸子百家之人,不然怎么能成为举人。
其实对于这些,宋应星真的是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三百多年后,真的还有人在看他的书吗?
自己写的书,自然是希望可以流传于世,可以对后人有所帮助,得到好的评价。
李信在这方面自然是不会欺骗老人,要好好的夸奖他。
“当然有,我们后世几乎人人知晓宋先生的这本《天工开物》,这是后世公认的图文并茂的重要的科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