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第十谈)
26、将家庭团聚定期化
家庭的团聚很重要,直接灌输的是亲情与爱的凝聚。
要么一周、要么一个月一次,全家人在一起大声朗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或者一起到某个地方散步、爬山、游泳或者野餐。而不是你找各种理由,去摆脱这本来就是你的责任。
当一个家庭活动定期化后,它会成为孩子一生记忆中的珍宝。
27、把暴力倾向扼杀在萌芽里
不要让孩子使性子打你、骂你和呵斥你。哪怕你知道他生气了或者有了挫折,你也要劝阻他(当然不能以暴制暴)。并告诉他:“你不可以打爸爸妈妈。”
孩子出现这种倾向,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从一开始就不能一笑了之,底线一旦破防,未来会有一连串的后果。
28、教孩子一些人生箴言或诗词
这对孩子日后的思想启蒙都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现在很方便,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便上网找找都是。
29、别让孩子老在你怀里入睡
孩子困了,打着哈欠,喜欢把头拱在妈妈的怀里睡觉。
实际上这背后,更多的是撒娇。
很多父母很享受孩子的依赖,错啦,这时候把他放到床上,让他自己学会安静入睡,而不是一直抱到二十岁。
30、承认错误
对孩子说声“对不起,是爸爸的错,我把事情弄糟了”,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这是人和人交往的一部分。要让孩子知道,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在承认错误的同时,还要学会谅解别人的错(即使是孩子)。
31、自我监督
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你意识到了吗?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可能正在某个角落默默观察你,并把你作为模仿的对象,千万不要“误已子弟”噢!(是否有一种被时刻监控的感觉呢。没办法,既然选择为人父母,那你便给自己宣判了最甜蜜的无期徒刑。)
32、相信与信任
如果有些人给你提出的建议让你不信任,你的直觉极有可能是对的。
所以你一定要在意,孩子也有这种直觉。
只有取得孩子的信任,他(她)才能相信你的每一个建议。否则他(她)宁肯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有的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其实孩子并不信任你,可悲的是你还不知道。
33、避免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做了一件错事,你说了100遍也不管用,那么就别再给他第101次警告,不妨想一个办法,使他改正得更容易些,更有趣味些。比如他总是把衣服乱扔在地上,那么就钉一个适合他身高的衣钩,并且做好榜样,好奇的他一定不会让你再一次失望。
34、允许孩子探险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磕磕碰碰,或是把东西翻得乱七八糟,拆得一地都是,但这是孩子的学习捷径,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不会剥夺他们孩子“自学”的机会吧。
探险是比这更刺激的一步,绝大多数的父母不敢轻易让孩子去尝试,用防火墙物理隔离孩子的“猎奇”心,永远不是一个好办法,比如“抽烟”,男孩子是一定要试一下才知道。
35、叫醒孩子
叫醒孩子有时比等他自己起床要好。早晨叫他,中午他或许会比较容易睡个午觉;下午叫醒他,晚上他可以睡得更好。
喜欢睡到自然醒的孩子,恐怕在未来的生活上一团糟。
36、禁止孩子说坏话
怨恨、忌妒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养成的。别在你的孩子面前尖刻地说别人的坏话,否则他长大了一定会爱背后议论和拨弄是非。
要帮孩子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尊重他人的特长;学会体谅别人,而不是挑剔他人。
37、一起做菜一起当家
让孩子一同决定买什么和做什么菜,可以的话,让他给大厨打打下手,孩子的胃口说不定会更好,他对自己的劳动果实当然会倍感珍惜哦!
胆大的父母,可以把一周的生活费交给孩子,让他(她)来尝试打理全家的日用和伙食。可能孩子会弄的一团糟,这时,不正好是父母引导的好机会吗?
38、转移注意力来制止淘气
孩子淘气的时候,不一定每一次都要义正词严的训斥。试试可以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记捣乱。比如说:孩子把盘子里的菜乱搅,弄得哪儿都是,这时你若递给他一杯奶,或许比批评更有效。
未成年人的破坏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几乎相等,有过程、有结果,才能让他们从感觉中找到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从破坏开始,父母的引导,就是帮助他们把分散的注意力专注到一件事情上去。
39、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各有所好”
孩子可能特别喜欢某个东西,比如说甜食,而你喜欢青菜。把这种差别明确地告诉孩子特别重要,这样孩子就能慢慢理解:萝卜茄子各有所好,深刻了解这一点将受益无穷。
40、分享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