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夜思(1 / 2)

夜深了。

春日渐去,夜里开始有了虫鸣。

慕如心中纷杂,睡不着。

姑奶奶,对慕如十分慈爱,常常来信给物照顾,细心看护娘家的香火。白日里的信件,是酒坊送来的,自从找回了慕如,感念当年酒坊对慕如的照顾,姑奶奶也对酒坊颇为感恩。

姑奶奶夫家,做庄园生意,稍有家底,家中子孙孝顺,为解母亲这点心病,倒也不吝钱财。姑奶奶有一女儿,便嫁的酒坊附近,普通人家,但是小儿女有情,便也随她。得亏姑奶奶的外孙女,才得了慕如的消息,最终寻回。

酒坊的日子,虽苦倒也温情。

当年破家,祖产也不过维持两年便支撑不下去了。

卖了老宅,在酒坊置了小小的院子,前堂后屋,修学之余,本打算靠传经维系余生。

谁曾想,诘屈聱牙,最终只得招几个学童,教习认字算账来维持生计。

虽然艰难,倒与从前的生活有不同。从前祖父教学,讲习人世艰难,民众疾苦,慕如难以理解。

在酒坊的几年,眼见酷吏苛政,民众为求糊口,日渐麻木,在不能抗衡的力量面前,如同牵线木偶一般随人驱策,民生之艰,慕如有了切身体会。

祖父曾言,祖宗之道,最重礼仪。

何为礼仪,不是为了一举一动优雅得体,而是以礼仪定次序、分尊卑,以礼仪强化人心,维护政权,维护社会安定。

礼仪丧失,人心崩坏,便会引起社会动荡,社会动荡,百姓便难全。

虽然历史的车轮滚过,会有一代一代的百姓,但当代的每个百姓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不是没有知觉的摆设,不能以历史变迁来心安理得的无视社会失序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维护社会的秩序,维护政权的稳定,并不是为了效忠皇权,而是以文人风骨守百姓安宁,这便是最大的仁。

祖父教诲,慕如从小铭记于心。家变之后,也曾心灰意冷,担不起黎民之责,只想安守一隅,寻找属于自己的温暖。可酷吏苛政,民众蒙智,困于生计,终究也不是潜心治学、传经授道的安稳之所。

初到酒坊,慕如依旧端的读书人的姿态,逢人便作揖称“老伯”、“大婶”、“姑娘”、“兄台”,惹的酒坊众邻居嬉笑不已。

住在酒坊的人,多半是世居,见惯读书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受惯了冷言冷语,猛一碰到这样有礼的书呆子,先是惊怕,慢慢是稍微松了口气,慢慢发现这个读书人不一样,没有世家弟子的自觉高人一等的感觉,渐渐放下了戒心,熟稔以后也不再像开始一样毕恭毕敬的相处模式。

孩童们喜欢围着他让他给讲故事,乡亲们喜欢找他写写春联识字看账,年轻的小伙子求着他写给心上女子的情书,乡亲们也教木头烟火生活的技能。

木头,是乡亲们给慕如起的名字,慕如叫起来生疏了,毕竟刚来时候的慕如看起来是有些木头一样的呆头呆脑呢。

从前的慕如,是在祖父的教养中,在书本上,修习学问,如今,是在民生中滚打,别有学问。

几年的时光,相处日益融洽,眼见乡亲们受盘剥时,慕如数次据理力争,换来的便是一顿毒打,乡亲们心疼他,告诉他忍一时避避风头,慕如却认为,面对不公如果人人都只求眼下自保,便只能次次受辱,只有人站出来,只有有人先站出来,痛声疾呼,才能改变一二,直至成功。

患难与共中,感情日益深厚,在酒坊乡亲心中,这个斯文有礼,又很有学问的年轻人,像是老天带给他们的守护神,教他们孩子读书识字,懂他们遭受的不公和心理的期许,甚至挡在他们面前为他们求个公道,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和他们蝼蚁般的出身,实在是难得的温暖。

可他们不知道,这段时光,对于慕如而言,也是意义深重的时光。

世家出身的慕如,虽懂要体恤疾苦,却从不知疾苦为何,此番家变,倒是补齐了他教育中的一环,也给了他不一样的温情,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在酒坊生活以后,再读史书,字里行间便不止是帝王将相。生计虽不易,却是那样的自在。

如果不是因为那次意外,大概慕如就会这样过下去吧。

可惜,一个人的命运,或许从出生就注定了。慕如是慕安的孙子,责任不止学问传承。百转千回,无论如何变化,终究是要回归。

大人的谋划,实在用心良苦,既是长辈的慈爱之心,也是私心。

可是,他怎么能娶连宋公主呢。

不相爱的人,为了一点目的,处心积虑亲近培养感情,这还是慕如吗,还是那个磊落、正直的慕如吗。可是非如此,又如何迅速跻身朝堂,完成大人部署,实现心中天下大同的夙愿。

为万民,伤一人,是否值得。为大义,伤了自身感情,是否值得。若是祖父在,祖父会如何决断。连宋公主若真如此聪慧,自己处心积虑的接近,能达到目的吗。但若是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