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煜国都,阜京。
林府宅邸,白墙黛瓦,流檐朱门,一对白玉石狮威风凛凛地坐落在门前。
林晏从马车上下来,没有立刻上前,而是驻足凝望。
写着“林府”二字的烫金匾额高高悬于楹间,看起来很近,却又仿佛很远。
当值的门人刚吃过午饭,此时正无精打采地靠在门边犯瞌睡,乍一看到伫立在门口的林晏,一时没认出来。
孟双上前喝道:“好小子,连大公子都认不出,还不快进去禀报!”
那门人先是不敢置信地眨了眨眼睛,随后满脸喜色,“大公子!大公子!真是大公子回来了!小的立刻去禀报老爷!”
沿路不时响起一声声的“大公子”,林晏望着府中的一草一木,一廊一阁,只觉得既陌生又熟悉。
“大哥!”一道惊喜的声音响起。
林晏抬眼望去,就见弟弟林清迎了出来。
他刚来得及唤一声“清儿”,便对方一把抱住。
兄弟两人多年未见,林晏心中也难掩激动。他抬手在弟弟的头顶比了比,又用力搂了搂,“长高了,也壮实了。”
林清眼圈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大哥,你都三年没回来了,我当然会长高!”
林晏笑着点点头,“嗯,先随我去拜见祖母父亲。”
“祖母、爹爹已在正堂等候,他们知道大哥回来特别高兴!”
“祖母身体可好?”
“大哥放心,祖母一切安好。老太太最近还迷上了听戏……”
正堂内,一位满头银丝,雍容华贵的老夫人坐于首位,正翘首以盼地望着门口的方向。
下首位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表情严肃,面容清瘦,却目光如炬,一脸正气。
此人便是林晏的父亲林无禹,在朝为官多年,已官拜左丞。
林晏进入正堂,先后给祖母父亲请安。
老夫人见到许久未见的孙儿自然高兴,将林晏拉至身前问寒问暖,怎么瞧也瞧不够。
林无禹虽然仍是一脸严肃,神情却比方才柔和许多,不时询问几句林晏在华阴山的生活。
一直在旁边当背景板的林清,见此情景,故意酸溜溜道:“祖母偏心,大哥回来就看不到我了。”
老夫人被他的模样逗得合不拢嘴,却故意顺着他的话说,“哎呦,清儿不说话,我还真是没看着!”
屋内几人都被她逗得忍俊不禁。
父子三人将老夫人送至她的住处,安置妥当。
林无禹转身对林晏道:“先去看看你母亲。”
林晏应道:“原本也要先去拜见母亲的。”
林无禹似是想说些什么,犹豫半晌,最终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生歇息,晚些时候你我父子再叙。”
林晏点头应是。
待父亲走远,林晏笑着问林清:“同我一起去见母亲?”
林清却连连摆手,“大哥,我刚想起来,今天和朋友约了郊外赏花,马上就来不及了,我先走了!”
说完也不等林晏回话,一溜烟跑没影了。
林晏来到母亲张氏的院落。
一名嬷嬷迎了出来,“大公子,您回来了。”
林晏亲手将她扶起,“李嬷嬷请起。我今日方归,特来拜见母亲。”
李嬷嬷在前面引路,“夫人正在佛堂诵经,请大公子随老奴来。”
佛堂内布置简洁,正前方是一张四四方方的佛桌,上面供奉着一座千手观音菩萨铜像。
铜像的前面是每日更换的新鲜水果糕点,更前面则是一个小小的香炉,香炉中插着几柱清香,烟雾缭缭。
年近四十的张氏,微闭双目跪在蒲团上,一边诵经一边捻动着手中的佛珠,一秉虔诚。
林晏将要上前禀报的李嬷嬷拦下,用眼神示意其不必惊扰。
他安静地站立一侧,默默等候。
大约两盏茶的功夫,张氏诵经完毕,双手合十跪拜完菩萨,将手中佛珠放置于桌上。
林晏上前将其搀扶起身,口中唤道:“母亲。”
张氏见到三年未见的大儿子,脸上神情既无喜悦也无惊讶,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林晏将她扶至内厅坐好,跪拜行礼,“拜见母亲,给母亲请安。”
张氏语气冷淡,“起来吧。”
“谢母亲。”林晏起身立于一侧,“母亲身体可好。”
“很好。”
母子二人间的气氛不说亲热,竟连融洽也谈不上。
李嬷嬷忍不住上前打圆场:“夫人,大公子给您带了不少礼物,我先下取来,您看看喜不喜欢!”
张氏摆摆手,“不用了,你收起来便好。”
随后对林晏道:“若无其他事,你就回去歇着吧。”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