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史记》中有的篇章段落只能当文学故事读,不必非往历史上扯
前边讲的都是有关《史记》历史性方面的问题,所讲的各种思想也都是通过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透露出来的。《史记》中还有一些篇章,所写的人物、故事根本不是历史,根本不可信,我们只能把它当作寓言,当作小说读。比方说《伯夷列传》。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人?在先秦典籍里是不清楚的。《论语》里面孔子只说了一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由于他们不记别人对他们的旧仇,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怨恨他们了。说伯夷最多的是《庄子》,其中好几条。但《庄子》讲的是寓言,它说的人你能够信以为真吗?而且在同一部《庄子》里面,一会儿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国的“二士”,是两个略有文武技能的层次不高的士人,几乎是平民;一会儿又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主的两个儿子,是大贵族。司马迁就取了《庄子》中的“贵族公子”这一说,然后就编成了这么一个“义不食周粟”而最后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思想寄托应该是不少的,诸如歌颂禅让,反对武力征伐,对汉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权位而彼此杀戮有强烈的对照意义,以及抒发作者个人的怀才不遇,恨没有一个权威人物给自己以荐拔提携等。这些意思都很好,都是客观存在;但伯夷、叔齐这两个人物本身不可信。再比如《滑稽列传》写了个滑稽人物叫做淳于髡,淳于髡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劝说齐威王不要整天喝酒,不理国家政事。淳于髡说话的方式很巧妙,他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他立刻砸了酒坛子,抓紧处理国家大事,把个齐国搞得很强大。你说这个故事的可信程度有多少?而且就在这同一部《史记》里,司马迁转身就把这个故事又安到别的人身上去了。他说大名鼎鼎的楚庄王,刚上台时荒淫无道,伍子胥的爷爷伍举就巧妙地编了这么一个寓言来劝说他,后来楚庄王成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再比如,司马迁说李广有一次出去打猎,看到草丛中有一只猛虎,李广一箭射去,射中了。走近一看,发现原来是一块大石头,李广的那支箭都已经射到石头里面去了。这个故事在《史记》之前有好几起,在《史记》以后也有好几起,如春秋时期的养由基、战国时期的熊渠子、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李万岁,都有过这样的事,而且都被一本正经地写进史书。你说可信么?事情尽管不可信,但却叫人感到这个人物身上有一种神话色彩、浪漫色彩,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生动,更令人喜爱。
司马迁喜欢项羽,写了他在战场上的百战百胜,至于他被韩信一举消灭的垓下之战,司马迁没有写在《项羽本纪》,而是写在了《高祖本纪》里。在《项羽本纪》里,司马迁用全副笔力、全副精神描写了项羽在穷途末路的大显神通,以寄托他对这位悲剧英雄人物的无限遗憾与同情。首先他写了项羽被包围在垓下时的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感动得身边武士都伏地而泣不成声。宋代朱熹对此赞叹说:“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楚辞集注》)清代李晚芳对此感叹说:““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读史管见》)司马迁的文章确实是太好了,使读者们不由得跟着他的心路心甘情愿地被项羽感动了两千年。但如果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写作方法,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加工虚构是很多的。钱锺书的《管锥编》引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这“笔补造化,代为传神”八个字,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司马迁写《史记》的诀窍,也非常精明地把握了读书的方法。接着司马迁又写了项羽以二十八个人对汉军五千人的东城之战。二十八个人分成四组,冲入汉军五千人的军阵之中,把汉军杀得人仰马翻,死者不计其数。事后集合清点,项羽只损失了两个人,还剩有二十六个。如此精确的数字,司马迁是从何而来?也幸亏是二十八个,如果是二十九或二十七,这四个组就不好分。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的骑兵连与日寇骑兵大队进行悲壮决战时,最后只剩了连长一个人,也还是大呼着“骑兵连,冲锋!”只身向着日寇的骑兵大队冲去。我想项羽当年大概就是这样与刘邦的追兵进行最后一战的。这是作家对战死者的倾心歌颂,是无以复加的光辉礼赞。这些战死者,虽败犹胜,虽死犹生!
这些细节的夸张描写,对于整个的历史进程,对于整体历史的真实不会改变多少,但对于历史人物的塑造,以及对于后世读者的影响却有重大的作用。司马迁懂得这个,他喜欢项羽,他不能够让他喜欢的英雄稀里糊涂地就这么快地倒下去,他必须让这位英雄在最后关头好好地表现表现。说实在话,项羽所以能在后世读者心目中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关键就在于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