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司马迁的时代、家世、与生平
司马迁的时代也就是汉武帝时代,一方面是非常辉煌,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也饱受苦难。由于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间,有三十多年几乎是一直在打仗。老百姓要当兵、修城、服各种劳役,搞得大家很痛苦,也把国家搞得很穷。汉武帝时期辉煌的一面,与老百姓受苦难的一面,在《史记》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司马迁的祖辈出过天文学家、历史学家,出过军事家,出过管理经济的人才。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点呢?这是因为《史记》的内容很丰富,不光是写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而且它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具有一种百科全书的性质。司马迁的这些知识、这些思想,与他的家世渊源是分不开的。他的祖辈里出现过一些卓越的军事家;最早的是战国时代的司马错,为秦国灭了巴蜀,把今天的四川与重庆一带收归了秦国的版图,这对于秦国的强大,对于秦国日后吞并东方六国都是非常重要的。稍晚的还有司马靳,他与秦国名将白起是搭档,在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括,活埋了赵国的降兵四十多万。《史记》里有很精彩的经济思想,其代表性的经济著作有《平淮书》《货殖列传》。《货殖列传》提出的工、农、商、虞四者并重的思想,表现出作者对于私人工商业的高度重视,其为杰出的工商业者树碑立传,以及总结了很多经商的窍门等,都是很先进的。其所以如此,与司马迁的祖先在秦朝和汉朝初期管理过经济、管理过市场有关。司马迁的曾祖当过“汉市长”,也就是管理汉代首都长安城集市贸易的官员。这样的家世、家庭,与司马迁从小参加过劳动、接触劳动人民的经历,都影响着司马迁的知识结构与其进步思想的形成。
司马迁写《史记》,前后一共写了十一二年,在写到第六年的时候,因为李陵打败仗被匈奴所俘,司马迁为李陵说话,触怒了汉武帝,受了宫刑。这件事对于司马迁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在肉体上、精神上都是极大的摧残;但它也使司马迁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让他的眼光更加敏锐地看清了统治集团的黑暗。如果司马迁没有这次经历,他只是继承他父亲的职业来做这个太史令,对统治者感恩戴德,一心只图报效“英明的皇帝”,如果司马迁一辈子都处于这样一种思想状态下,他这部《史记》将会写成什么样子呢?司马迁的这种特殊经历,使他的头脑更清醒,思想更进步,使他看历史的立场、角度更加接近下层人民。我们读《史记》的时候,经常感到其中对统治集团有一种深刻的批判性,在叙事写人的过程中常带有一种强烈的民主因素,带有一种浓烈的悲剧气氛,这些都跟司马迁的时代与生平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