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一批新药材走水路入京,比预定的早了一日。
恰巧师傅不在,素云便来秦王府请傅安歌亲自过去悬壶斋验货。
将手中的药材放回去,傅安歌满意的点点头:“这批药材质量都很好,辛苦各位了。”
又转头对来送药的掌柜道,“还请林掌柜去歇息片刻,喝口茶,我这就让人去将余款取来。”
寒冬已过,许多药房并没有库存多少应对冻伤的药材。好不容易才在南边的渚城找到这么一家,因之前东家家里出了些事,导致积压了许多药材。
又因订单较大,掌柜的怕出意外,亲自一路随行。
验收完药材,又听人禀报了一应事务的进度,傅安歌才终于从悬壶斋离开。
正午刚过,太阳仍高高地挂在天上,却忽然起了风,吹得街边摊上的小玩意儿哗啦啦的响。
民间有谚语,二八月,乱穿衣。
如今不过三月,偶有凉风不足为奇,没有人放在心上。
傅安歌紧了紧身上的衣衫,抬头看了看天上的白日,却觉得连那刺目的白色日光都是冷的。
晟帝至今还没有动作,是时候再推他一把了……
***
永明二十二年,三月十三,京城突然传出童谣:“三月忽逢大雪降,鸡犬亡,大梦归无常”。
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恰逢此时,又传出陛下前几日在慈恩寺曾得天神示警,池中锦鲤得天指引,游弋成字曰“三月雪凶”。
京城百姓私下议论纷纷。京兆府尹派人调查,却找不出源头。
第二日早朝,晟帝高坐于龙椅之上,威严的目光扫视群臣。
御阶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边,手持笏板,神情肃穆。
少倾,晟帝开口,声音不辨喜怒:“诸位爱卿对这两日京城中的流言有何看法?”
众臣心中俱是一凛,那日随天子一起前往慈恩寺的官员更是将心提了起来。
一时之间,大殿上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
“陛下,”一片寂静之中吏部侍郎刘清源率先开口。
“臣以为流言之说不足为惧,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同朝为官多年,同僚们大都知道他生性耿直,并且素来不信鬼神之说,有此一言也不足为奇。
“陛下,臣以为不然。此传言能以如此迅速之势传遍京城,以致人心惶惶。所谓枳句来巢,空穴来风,万万不可如此轻忽。”
群臣各执一言,争执不休。晟帝高坐于龙椅之上,冷眼旁观并未打断。
一向低调,很少对政事发言的司天台监莫其玄忽然手执笏板迈出一步,躬身道:“陛下,昨日天本大晴,艳阳高照,却忽然冷风阵阵。于是臣夜观天象,发现确有异变。且异变之象与一百二十三年前。前朝宣帝年间大雪之兆,颇为相似。”
前朝宣帝末年,正是春季万物复苏之时,暴雪骤至,比傅安歌前世经历的要严重许多,甚至许多战马和士兵都死在那场雪里。又因这场冻害,当年粮食歉收,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以致于人相食。一场天灾,甚至称得上是前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莫其玄仍低着头,视线垂在手中的笏板上,似乎丝毫未意识到自己的话中的内容有多令人震惊,继续道:“臣以为,陛下在慈恩寺所见锦鲤显灵,实是陛下之明德感动上神,天佑我大晟,不忍看我大晟百姓遭蒙灾祸。陛下乃天子,应当承天之泽,顺应天赐预兆,以应对将要到来的大雪。”
晟帝没有说话,隔着冕旒看不见帝王的表情,让这位大晟的天子显得更加深不可测。
只有莫其玄感受到一道凌厉的目光正在盯着他。
***
当天子受到上苍庇佑,于慈恩寺获得天神预言赐福的消息在京城中传开时,傅安歌并不惊讶。
此消息一出,若有雪灾,是天子得蒙上天眷顾,提前预警;若无雪灾,则是天子之行感动上苍,免百姓之苦。
无论如何都是天子之德煊煊赫赫,天佑大晟黎民百姓。
令她惊讶的是,这个事情最后竟然落在了还在告病的萧承川身上,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冯吉亲自来传的旨意。
其实又岂止傅安歌一人惊讶。
皇宫,周贵妃宫中。
“母妃,父皇怎么会突然间想起让他来做这件事?”二皇子萧沐一脸不解地看向自己的生母贵妃周氏。
周贵妃年约四十,发如堆云,唇似点朱。天生绝美的面容经过帝王多年的恩宠,更添几分宫中权势所滋养的雍容。身上已丝毫看不出那个初入宫时畏畏缩缩的莳花宫女的影子。
听到儿子的话,闻言她拨弄着手上的丹蔻,漫不经心道:“这有什么重要的?”
二皇子皱眉:“儿子实在不解,父皇这些年都没有想起过他,这次怎么会……儿子实在担心。”
周贵妃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