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祖家(1 / 3)

自娱自乐存起来自己看的,也不发表~请大家绕道不要看啦,谢谢!———————————————————

年过得很快,京师有连续几天的游玩,亲友们结伴出行,有投琼买快、斗九翻牌、舞棍踢球、唱说评话等活动。薛鼎臣和自己的同僚出门游玩,女眷们则走相熟的亲眷。

到了初七,却是要回薛家祖家了。

这次薛鼎臣要把大家都带回去,事先就嘱咐了她们好生准备,又吩咐薛府的唐大管家备下打赏小孩的铜板、糕点果子、腊味酱鹅等东西。上次回薛家祖家还是三年前的事,薛武氏住在五儿子薛鼎臣的府里,祖家是给薛鼎臣的两个兄长住的。

薛鼎臣又让唐管家备下两套茄花色的褙子。

薛昭来向阿玛请安时看到这套衣服,便跟他说:“茄花色与花纹不配,四伯父崇道,不如用青黑色素缎,也显得庄重些。”

薛鼎臣看大女儿的目光一时异样,连他都不知道四哥信服道教。

薛昭道:“我上次去时,见到四伯父戴了八卦,藏在袖下。”

薛鼎臣点头夸她:“上次去你才十四岁,难为你还记得。”

吩咐唐管事按照薛昭说的做。

李姨娘也在旁看着,笑道:“我不知道我们常仪心思如此细腻。”

薛鼎臣自豪地说:“她很是聪慧,这点像她额娘。”

杨氏只是笑笑,李姨娘便不再说话。

回到绵阳馆,杨氏问薛昭和薛暮可有准备什么。她们自然不需要准备,她们是小辈,最多准备给弟弟妹妹的银裸子,她们还要收别人的礼呢。

杨氏放心不下,就让春杏开库房找箱奁,分给薛昭一顶金丝髻、一条色泽黑润的墨玉手串,分给薛暮一只老银龟长寿镯。

又亲自给薛暮换上一套海天霞色缎绣桂花长衫,外罩乾红色烫小金花坎肩,褂子上镶着翡翠扣子,胸前一块白灿灿的银锁。

薛昭看着生无可恋任由额娘打扮的妹妹,有些哭笑不得。她总算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多首饰衣裳了,额娘也深受外祖母影响,恨不得能给她们最贵最好的东西。但她可不会戴着这些出去,太招摇了些。

等到初九那日,薛昭穿了水碧色挑线长袄,带着麦冬和苍术上帷盖马车。

薛鼎臣从薛家分出来后,便到顺天府定居,薛家祖家与他们同在京师,却不在天子脚下的顺天府,而是在远郊大兴县,与杨夫人的母家密云县离得倒不远。帷盖马车在路上行驶了一个时辰便到,也不算太远。

薛昭挑开帘子看了看,沿途百业兴旺,商铺酒家很多,正是热闹的时候,行到了闹市更可见人流攒动,满大街的人头上都带着闹嚷嚷,显得十分喜庆。

过了闹市便到桃花坞,要是不转弯直走,便是近几年新盖的和硕雍亲王府了,薛昭放下帘子。

马车到了祖家的垂花门才停下来,已经有两个婆子牵着内院代步用的青帷小油车等着他们。

为首的婆子向薛武氏行礼:“老太太和五爷请跟奴婢往这边走,大爷和四爷正等着您们呢。”

薛武氏颔首,杨夫人让跟在旁的春杏给两个婆子每人两个银锞子。

众人换乘小油车,薛昭又开始回忆祖家的事。

薛鼎臣排行第五,上面有两个嫡兄,因此被称为五爷,不过她记得四爷薛有臣不理家务,现在薛家当家的应该是大爷薛宜臣,时任正六品国子监司业。

马车停下,薛昭被麦冬搀扶着下来,举目望去,两旁粉墙高高,青砖小道的尽头便是一座小院,门楣被海棠的枝桠挡住,仍可见‘锦绣’二字,旁布置了假山,上面层层积雪,下面的水池中却还有锦鲤游动,地下竟然有温泉。

婆子领他们一行人进门,门旁立着的丫鬟媳妇向他们行礼,过了穿堂就到了宴息处。

还没有进门就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声音宛若黄莺出谷:“额娘说要把这盒鱼鳍赏我的,可不得不作数?”

婆子站在门外说了声:“大夫人,老太太和五爷来了。”

一位妇人忙迎将出来,跨过木屏风,声音先转出来:“我们刚才正说呢,可巧老祖宗这就来了,老大和老四还在厅外候着呢。”

大夫人刘氏穿绛红色褙子,亲自搀扶薛武氏往里走,上下细细打量一回,因笑道:“几年未见,老祖宗的精神越发好了,真真是慈眉善目的寿君长相,可见还是五弟府里滋润,把老祖宗将养得健健康康。”

薛武氏听得笑起来,伸指在大夫人的额头轻戳一记,嗔道:“就你嘴甜。”

里面围站着一圈女眷,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刚才拉着大夫人撒娇,众人纷纷向薛武氏请安,请她在罗汉床上坐了,茯砖和雪芽又拿出见面礼分给众人。

薛武氏道:“老大媳妇,先领你弟妹她们去东次间坐着,吃些糕点休息,叫老大和老四进来吧。”

大夫人应诺,她带着他们到东次间休息,和杨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