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崇元十年,都城煌州通往殽城的官道上,一支送葬的队伍正热热闹闹地前行着,这不是普通老百姓家的丧礼,而是当今皇上在为自己的祖母淑显皇后迁坟。
浩浩荡荡的队伍,文臣武将奴仆侍婢皆颔首低眉,面露悲戚,各位亲王重臣的女眷们更是时不时地擦泪,而载着天子的轿中哭声更是绵绵不绝,轿边的内侍则时不时挥动下手中的拂尘,一见拂尘挥起,那百十来个扶柩而歌的少年郎就开始压低声音吟唱起来,让队伍能尽量听到陛下对祖母的深切哀悼。
自从被选为挽郎,这几十个世家子弟从形容仪态到行路步调,从挽歌唱曲到各项流程仪式已经训练了三个月,何时该落泪、何时该悲恸、何时该放缓步伐、肩膀要如何垂才显悲态......早已烂熟于心,可惜昨日突降暴雨,一路上泥泞不堪,练了许久的步履沉重倒像是脚陷在泥地里拔不出来一样。
从寅时便出发,走了将近三个时辰,傅其豫不但嗓子唱哑了,脚上的鞋袜也已经磨破了,泥浆灌进鞋里,走起路来如脚上灌铅,不免有些走神。
“太祖皇帝从前是武将,在外征战多年,与淑显皇后这个原配感情不睦已久,死后也不愿意合葬,就将淑显皇后葬在山南道老家,先帝都不敢将母亲迁来与太祖合葬,陛下怎么突然想起来这事儿呢?”
“以挽郎入仕,这种专为官宦子弟设置的终南捷径,真是丢人,显得我才学不行似的,不如科考,还体面些,唉,父亲向来不管我的,怎么突然如此着急?”
“陛下近日多次提仁孝之道,还让诸位王公子弟每日诵读《孝经》,现在哀泣之声久久不绝......难道是因为太子在母亲穆贤皇后祭日时还在宴饮之事,要借此敲打太子吗?”
正想着,垂头含胸的傅其豫却一头撞到了前面举幡的宫人身上,他身体站稳后,才惊恐地发现整个队伍都停下来,挽歌也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唱。他是站在两列挽郎最前面的一个,此时与身后的章远恭已经差了明显的一截距离。
章远恭是刑部尚书章明(字子亮)的侄子,父亲早逝,跟着叔父章明一家生活,虽然已经13岁了,个头却矮小瘦弱,傅其豫扭头便看见他站在那里神情紧张地说着什么,见傅其豫没反应,这孩子拼命挥了两下手,声音也大了起来,“你在做什么?回来——”
傅其豫小心翼翼地退到章远恭前面,垂手站立,稍稍侧头提醒章远恭,“不要出声。”
可章远恭却忍不住地嘀咕,“前面好像有人摔倒了,我看到有人倒下了,你怎么......”还没等他说完,已经有一队军士从后面朝前面跑过去,虽然摔倒之人已经赶紧站了起来,但是还是被几名军士给带走了。
队伍继续向前,傅其豫经过刚刚摔倒之人砸下的坑时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次迁葬的陪葬品极为奢华,动用了大量的马、牛与骆驼,粪便随处可见,刚刚那位宫人便是踩到牛粪上才,这泥水地本就湿滑难行,又踩到那湿腻冒着热气的牛粪......傅其豫不愿意细想,继续垂着膀子唱着已经排演了无数遍的挽歌,不过奇怪的是,陛下的哭声似乎停了,因为内侍手中的拂尘没有再动过。
二
而当丧葬队伍快进入殽城境内时,傅其豫恍惚听到了闷闷的敲击声,可细听之下又没有了,过一阵又似有似无。按照礼部提前的安排,途径殽城境内的巨佛岩一带时,挽郎停唱,乐师们也不再奏乐,只因淑显皇后身前礼佛极虔诚,这一段安静通过以示对佛的敬重。也就在这段,傅其豫听清了,那敲击声是棺材里传出来的。不止傅其豫听到了,许多人都听到了,消息也随着内侍省官员快步疾走,传到了前面的龙撵之内。
很快几位军士便骑着马,在葬礼的队伍两侧传达圣意,“继续前行,不得耽延,妖言惑众者,斩!”队伍中本来还有些窸窸窣窣的小声议论声,此刻却都不敢再言语,队伍继续朝着殽城曲山下的陵墓前行,哀乐与挽歌再次响起在山间的路上,那棺材内的敲击声再也无人听得见了。
不过,声音盖住,众人的耳朵听不见了,眼睛却又被吸引住了,没过一会儿,棺木上盖着的锦被上正渗出血来,一路滴下去,虽不多,那过于鲜红的颜色却不容人忽视,队伍逐渐有了些异动,却也没人敢有大动作。送葬的氛围下,这滴滴答答的血滴,让几个举着纸人纸马的胆小宫人有些害怕了,不由地手有些抖动。这一下,道路两旁的山路上围观的老百姓有眼尖的便看出来不对劲了,更有胆大的竟想冲过两边值守的军士,上前看看发生了什么。
消息再次传到了前面的龙撵上,队伍虽继续前行,却逐渐偏离官道,两边的百姓也被驱赶到远处,不久送葬队伍便到了一处僻静的山谷平地中,这下终于停下了。
而后,圣上新设的左右威武军便自队尾开始屏退众人,淑显皇后的棺木被置放在原本到了皇陵后才要搭建的架子上。而后内侍省宫人又抬来了帷帐,将棺木一圈团团围住,左右威武军在帷帐外站的如铜墙铁壁一般。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