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须弥座上,有两个人影正交叠在一起。
一个皮肤白皙如玉,一个肩背粉嫩如花,周遭环绕着凉森森而又甜丝丝的幽香,万籁俱尽,只剩下呼吸声清晰而刺耳。
这时天空中飘起了一片片金色的叶子,就如忽然下起了一场奇幻的雨。
一双白皙而有力的手臂搂着如花一般的人,盘腿而坐,就在两人错身纠缠时。
若必多吉惊异的看清了那张白净而又熟悉的脸——竟然是他自己!
一种忐忑的欢快无声无息的,从他的心底溢了出来:啊…原来是我自己呀!
他努力瞪大眼睛,想看得更多一些!却只看到整整齐齐成片排列着的,红绿交错的描金牡丹天花板,而他脸上洋溢着的笑意与红晕久久未曾褪去。
若必多吉略微暗恼的掀开被子坐到了床边,在低头的一刹那,他意外发现了沉睡二十多年的那个真正属于人间的男人。
今夜皇帝与她转身而去,让若必多吉疑惑丛生:她是谁?
在大觉寺初遇时,他就曾想过这个问题。
但今晚,当听到皇帝与她莫名其妙的对话时,他更迫切的想要知道她的身份,他与皇帝自幼相识,从未见过皇帝对谁是如此奇怪的态度。
于是,在鬼使神差的清退了小太监后,他悄悄的熄灭了灯,跟了过去。
若必多吉听到了他们断断续续的说话,可以肯定这个人并非是皇帝的妃嫔,但身为国君为何要做偷偷摸摸之举?实在是于情不合,于理难容。
而他所有的猜测,都在那耀眼的肩背露出来的一刻,戛然而止。所有的意识活动都被暂停了,他在用眼识收纳着这石墙后发生的一切。
□□之事他未曾亲历过,也未曾见过,但却有耳闻。
那晃动着的人影,让他心境复杂,不是惊讶,不是回避,也不是不齿,直到他回到万方安和的寝殿中仍未想透彻。
密宗有专修观梦之法,即是本人可立于梦境之中,保持清醒和理智,旁而观之,出梦之后,再用梦中所获来指引现实之人。
方才在那个金色的梦境中,若必多吉终于清醒的体味到了,那种复杂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原来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只能无奈的化成一声叹息。
但,她究竟是谁呢?
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在大觉寺仅仅只有过一面之缘,但方才她在水畔时的身影,流转的眉眼,顽皮的声调,若必多吉为何似曾相识?
实在奇怪得很。
深夜的万方安和,一片死寂,除了若必多吉和两名随从再无他人,今晚他不想再入睡了,便披上僧袍打算去研经。
他手持着一盏微弱的烛火,沿着复杂而窄小的走廊拐了无数次,才到达这座宫殿的正中心——四方安宁,若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迷失在这座造型奇特、有着无数走廊的”万“字型宫殿之中,但他却不会。
自八岁来到京城,若必多吉就跟随二世土观活佛学经,并奉他为上师。师徒两人同进同出,并被先帝允许在圆明园内自由行走,而土观活佛作为先帝的大国师,万方安和则是他们需要经常来的一个地方。
在这个宫殿里,常年游走着大量道教和佛教的各级法师和僧侣,这里却是后宫妃嫔、皇室、大臣们的禁地。先帝将此处视为儒释道合一之地,而自己则是唯一的万法之王,自称为:释主大人。
时过境迁,转眼已近二十年,但第一次在此见到先帝时的情景仍是历历在目,让当时年仅十二岁的若必多吉瞠目结舌。
还记得那时,他刚从青海而来,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经堂!
宁夏最上等的滩羊毛毯最是柔软而光滑的,地上铺的、供桌上供的、柱上围裹的、诵经长垫、门帘全部都是,闪着耀眼的五色之光。
他虽在各种场合见过皇帝,但未见过如此神貌的皇帝!
他只着一件宽大的红色僧袍,袒露着瘦削的右肩,光裸着双脚踏在洁白的毛毯之上,整个人如一滩烂泥般瘫倒在宝座之上,眼神游移涣散,嘴中呓语不断,也不知在同谁说话,与平日严肃谨慎的皇帝判若两人,说得再直白一点,简直如同一个疯癫之人!
若必多吉还记得,当时上师未发一言,低下头带着他快速的退了出去,并嘱咐道:但凡日后遇到今日的情境,切记要尽快离开,也不能跟任何人提起所见之事。
后来新皇帝即了位,这宫殿里的人和物件都被彻底清理了,只留下最简单的几件家具。
若必多吉在一张齐膝的木几边坐了下来,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习惯盘腿坐在地毯上,就着矮桌上的一盏烛光读书译经,桌上摆着的是一本他白日里正在看的《诸佛菩萨圣像赞》。
自开始改建雍和宫至今,皇帝还托付他做一件事——编纂一本关于佛像的正规图册,一共七百八十六尊佛。就着昏黄而跳动的烛光,他继续翻看了起来,古籍上菩萨的手绘图画许多已模糊难辨,需反复甄别才能略微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