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群山之主”贴吧的帖子被度娘删帖了,目前正在申诉中,不知道能不能找回来。这个月的工作太忙,更新节奏拖沓了很多,下个月开始要复习准备考试,以后会保持一个月两章左右的进度。看官们不用太频繁来刷了哦。
在宫中官舍的耳房里草草沐浴后换上大皇子命人准备的新衣,束发戴冠后跟随内监复而前往宣室殿,不意外的在宣室殿外见到了持手而立的萧敏琮。
见林洵走近,萧敏琮扬起笑迎上几步,有意无意地挡在林洵的必经之路上。
“侯爷可算来了,父皇正等着你。”
萧敏琮肯纡尊降贵地等在宣室殿外迎候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尚不打算正面得罪他的林洵从善如流地躬身颔首,给这位大皇子送上一颗定心丸。
“劳陛下久候是臣的罪过。街头熙攘人多难行故而来迟,臣当向陛下请罪。”
“金陵乃是我大梁国都,喧闹之余难免车马受阻,父皇断不会为此怪罪侯爷。侯爷请!”
“王爷请。”
两人你推我让客套了一番,到底萧敏琮先一步入殿,林洵紧随其后,走过长长的廊道入得宣室殿,正位之上端坐的自是梁皇陛下无疑,分立他左右下首的正是他倚为左膀右臂的一文一武。
“拜见父皇。”
“拜见陛下。”
陛见过后萧敏琮、林洵分别与兴国侯和禁军萧大统领互相见礼,要说萧敏琮此子乖觉,深知他那父皇是个极重旧情的人,人前人后从没在父皇的一干旧臣子面前摆出皇子郡王的架势,甚至时常自称小辈恭谨有加。
同样礼数周全的林洵却无与他们之间的情分,礼貌流于表面,客套有余敬重不足,孰亲孰远立见分晓。无形中成了被孤立在角落的唯一一个反倒让林洵乐在其中。
经营人脉投其所好是真的想留在大梁一步步爬上富贵巅峰的人才会做的事,出于他南楚少师的立场也好,林氏子的名头也罢,他都得当一个冷心冷情的局外人。
“日前,朕颁下钦旨重开林氏宗庙赐你认祖归宗。朕与你的父祖都有渊源,时隔三十三年,赤焰侯府终于迎来旧主,朕不禁感慨万千。”
“想当年朕与你父亲披荆斩棘铲奸除恶,肃清朝野还大梁一个清明世界,多少人叹他英年早逝没给林氏留下一儿半女。幸而苍天垂怜,小殊身后还有你可承继赤焰之名。”
当年沉冤昭雪之后小殊便坚持随军出征,终是身陨北境再没能回返,被萧景琰和静太后引为毕生大憾,执念过深易成疯魔,半是公心半是私心的梁皇陛下一手促成了江左盟覆灭梅林洵归宗,至于荣华富贵位极人臣未必是林洵所求之类的异议,过于希冀赤焰林氏重现朝野的梁皇听不进去。
帝王心意不可更改,知子莫若母的静太后明白,柳皇后明白,言豫津明白,萧景睿也明白,沈追蔡荃这等老臣同样心照不宣,连萧敏琮这一辈中机敏些的皇子皇女都有所耳闻,不以为然也好忿忿不平也罢,一时间朝野上下的聚焦点都落在了林洵的身上。
身处风口浪尖的赤焰侯但有什么风吹草动不消半日便会传遍金陵,更别说是行差踏错。为长久计稳妥计,萧景琰思来想去决定徐图之。
“你年纪尚轻资历浅薄了些,贸然入朝任职恐难服众,朕意洵儿先在中书令手下领个职,入宫与敏琮、敏瑜几个年长的皇子一道进学读书。”
陪皇子读书?梁皇此番安排倒是出人意料了。本以为萧景琰少不得拿他树牌坊立靶子引天下议论纷纷,如此反其道而行之只会令京中熙熙攘攘的非议渐趋渐稳直至风平浪静,于他来说有利无弊,却不合大梁帝皇的利益所需。
更似一心一意为家中子侄考虑的叔伯。
“臣后学晚辈见识浅薄,何敢以祖荫跻身朝堂与贤达士子比肩。正该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求学进益,立冥冥之志以求昭昭之明。陛下对臣厚爱如山,臣谢恩。”
林洵毫不迟疑地接受陛下的安排置身事外又不远离朝局,倒有如旁观者般无形中成了冷眼看山看水的明白人,有聪明的一看就懂陛下的心思是给林洵良机与将来的大梁后继之君培养起互相之间的信任。
尽管未曾言明哪位皇子将坐上那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在朝中大多数权贵、臣子的看来,大皇子无论母系背景、自身的才智都堪为众兄弟中的佼佼者,如无意外,立为太子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陛下一门心思为小洵考虑,无微不至面面俱到,苏兄在天之灵足可宽慰。”
看吧,连陛下倚为心腹的兴国侯言语间都透出这层意思来,无怪朝臣们“人心所向”了。
此时再看垂手立在一旁的萧敏琮,虽是一言不发只当不察,一闪而过的得色终究没能逃过林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