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安人气得一掌拍在桌子上,大声斥李蔚:“你做梦!”
可巧小丫头杏姐儿送了元娘母女刚回来,还没打起帘子就听到他母子争执,她小人儿家不经事,吓得惊呼一声:“啊也……”,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只好挨挨蹭蹭迈过门槛,站在门口大气儿也不敢出。
曹老安人勉强压住火气,对她说:“杏姐儿出去,到灶上叫你周嫂子摆饭。”又说她,“不要多话,叫我知道你嚼舌扒瞎,就撵了你出去。”
杏姐儿哪里敢多言,闻言忙松了一口气,疾步转身到灶上,找周婆子的儿媳周嫂子去了。
曹老安人捂着胸口起伏伏了好一阵,继续骂道:“你是猪油蒙了心!我们李家不是那娶不起媳妇的破落户,没廉耻说什么兄终弟及!这些年我襄助你父亲打理内外,在这宝应县里积德行善攒的好名声,怎能容你败坏!若当真不守礼法,叫人知道,你这差使还做不做得!啊?”
李蔚抬头还要回嘴,她打断道:“还有金珠,那是你堂舅千娇万宠捧在手里长大的,若不是你做了这训导官,你舅岂肯把个宝贝疙瘩许配给你当填房。如今你先给前头媳妇守孝,又给你兄弟守孝,人家已连着等了两年,你这时候说不娶,还有没有良心!”
李蔚看他娘,见曹老安人那口气差点上不来,慌得不行,忙跪下来,趋到曹老安人膝下,悲声道:“娘,娘,你别生气,儿错了。”
良久,曹老安人才长出一番气,哭道:“孽子,你要气死我。”
李蔚见她缓过来,一字一顿地说:“娘别生气,气坏了自己。这都是儿子的错,不干妹……不干四娘的事,娘不要怪她。
曹老安人哪有不气的,只是见这一个素日开朗的儿子,如今神情萎顿,也是心疼,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只是,曹老安人心里,到底对元娘存了怨气,想着总是元娘做了什么不妥当的,才招了儿子如此。因还要哄着元娘为四郎守节,又不好带出来,曹老安人生了几天闷气,差点真气出病来。
元娘见她几天没有好声气儿,又不知哪里惹了她,想了一想,也便丢开手不管了。
说回李蔚,他见暂时无法说服老母,回头又想了另一个主意:若是元娘先应了,我再来求娘。
他知道对元娘的感情大违伦常,且元娘除了小时候不谙事,曾与他玩闹,自从定给四郎,她对他都端方以待,能不能劝服她,还在两可间,刚刚真是莽撞了。
转眼就是元娘十五芳辰,她守着孝不好办笄礼,张娘子给她做了一个新裹肚和一双素色新鞋。
曹老安人知道她平日最爱花草,让人到街上苗木铺子里,给她买了两盆好兰草来,元娘见了真是喜欢,笑道:“我这种花的手艺,倒也配得起这花。”
她近日研究《花经》,偶尔也想,若有一日离了这里,说不定能靠这个发家过活,竟越想越是个路子。
傍晚李修回来见了面,令杏姐端上银子来:“四娘素日孝顺,是个好孩子。如今既已成年,咱家的规矩,孩子们成年都给些银钱,意思是让你们知道掌家。大娘、二娘那时只给了五两,如今十来年了,公爹这里添作二十两给你,你自攒着家常花吧。”
元娘推辞不过,便笑着说:“长者赐不敢辞,儿媳就领了赐去,谢过爹爹。”
却不知李修面对元娘,暗暗犯难。
老妻的意思,是想留着元娘,以使四郎今后有个同棺的人,李修几次说服不了,深觉对不起顾准,这事儿恐还得商量。
第二日,元娘早早洗漱,照常去她婆婆房中请安,不想被李蔚堵在东边夹道里。
元娘一转,见他立在那里,倒唬了一跳,忙止步问候:“阿兄好早,怎么站在这里?”
李蔚见左右无人,忙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递过来,道:“昨日妹妹芳辰,这是个大日子,我不得闲回来贺一贺,妹妹莫怪。听说父亲母亲都送了贺礼,我这里也有份礼,补给妹妹。”
元娘看着李蔚这样子,并不像过了正路子的礼,急忙退了一步道:“阿兄也太客气了。不知这盒子里的东西可给娘看过了。”
李蔚忙说:“咱们兄妹从小的情分,妹妹也太过小心了。”却将盒子塞进元娘手中,定要她接了。
元娘这里推不及,听得婆子洒扫的声音传来,也怕落人话柄,急忙袖起锦盒,不敢说话。
李蔚靠她只一步之遥,看着她乌黑的发顶,似有幽香传来,喉中微动。等那婆子的声音渐去了,才问到:“妹妹可知,我对你有意?若妹妹允我,我便求了阿娘,娶了妹妹,可行?”
似是一道惊雷,元娘生生要被唬死了!
从李二娘那日之言,加上李蔚平日里带出来的意思,她年轻小娘子已略懂人事,岂有不知李蔚心思的。为免闲言碎语,她已极力避着李蔚,不想还是避不过。
她答应了曹老安人,替四郎守着,人若是敬她,她并不愿意耍什么心眼,可如果李蔚一意孤行,她名声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