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第48章 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合一(5 / 5)

边来,大多都是打杂或者没什么正经的差事。

人闲就容易出事,比如之前在御膳房的那几个太监,就是太闲了,才会打算在后院弄个灶,哪知道就走火了,把太和殿都给烧掉了。

康熙琢磨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安置多余的太监,如今看着这五线谱就有了想法。

顾凝宸感觉这样的安排挺好的,太监跟宫女不一样,年纪大了也不可能出宫过普通人的日子,基本上都是老死在宫里。

如果没个正经差事,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还不如叫太监们发奋一番,学个手艺之类的。

哪怕以后出宫了,也能混个营生。

不出宫,这会儿学好了西洋乐器,还能在康熙和后宫嫔妃面前表演,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康熙转头就让人吩咐下去,打算在太监当中选有音乐天赋之人来组个西洋乐团。

这下子太监们都沸腾了,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脱颖而出。

他们既不识字,要学起来实在太难了,光是五线谱就得重新学着来看。

如今会西洋乐器的人不多,康熙肯定不会亲自教,就只能找传教士进宫来教。

那么多的太监,传教士才几个人,就只能搭个台子,传教士在上面说,下面乌泱泱一群人。

前面的还能听见,后边的就听不到了,只能拼命往前挤。

这样一来就混乱了,前面的正听着,被后面的挤了,脾气好的最多瞪两眼,脾气不好的就要打起来了。

几个传教士轮流教,每次都焦头烂额,实在受不了就来找康熙哭诉。

康熙能怎么办,就只能把台子放在中间,变成圆形的台子,让太监们围着传教士一圈,那样就相对后边少一点,也勉强能听清楚了。

顾凝宸就想到扩音器,不过扩音器需要电磁能转化声音,这时候的技术压根做不到,只能更原始的办法。

比如用回音的效果,来增加声音大小。

最简单就是在台子的木板凿几个小窟窿,然后底下放上大水缸。

这样声音传到底下,通过水缸的回音作用,就能让声音传得更远一些。

她画了个示意图,跟康熙解释一番。

康熙很感兴趣,立刻就让人改造了台子。

他还让李德全站在台子上说话,看看声音能传多远。

这可难为李德全了,站得比康熙还高,上去的时候腿都是软的,连滚带爬,上去后更不敢站着,就蹲着说话,声音也一样能传开。

康熙示意李德全继续说,他慢慢退后,退到一定范围后确实听不清楚才停下。

他再估算了一下站的位置和台子的距离,扭头对顾凝宸道:“如果台子大一些,底下放的水缸更多,是不是声音能传得更远?”

她连忙点头道:“皇上,该是可以的。”

顾凝宸看了康熙一眼,这人举一反三的反应实在太快了。

后来也是听戏发烧友的乾隆建造了一座听戏楼,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三层的木结构,表演的演员站在第二层表演,他们脚下的木板就有很多小洞,一层的地板也是。

然后一层底下还有地下室,里面就放了很多大水缸。

通过上下空置了一层增加回音,再加上地下室这些水缸增幅了一次,声音就能跟立体环绕一样,对面都能听得极为清楚。

可谓重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情景!

这就算了,乾隆还在戏楼上增加了机关,让演员能够“飞起来”,跟后世的威亚很相似了。

唯一不同的是,戏楼用的是滑轨,只能走固定的轨道,不过在那个年代已经相当先进了。

戏楼对面的看戏楼一共两层,乾隆带着妃嫔坐在二层,视野非常好,足见他多会享受。

顾凝宸不知不觉在小本子上用铅笔勾画了三层戏楼的大概结构,添补了一下,跟记忆中乾隆的那座戏楼的轮廓已经很相似了。

她正要放下本子,就被康熙接了过去,他看了一眼道:“这是戏楼?倒是不错。”

顾凝宸回想了一下,记得康熙也是很喜欢看戏的。

只是之前一直有战事的关系,后宫太皇太后都带头节俭,他这个皇帝更不可能看戏,所以原身进宫后压根就没看过戏。

如今征战结束,国库又充盈了起来,康熙这点小兴趣也能继续。

再说了,太皇太后也十分喜欢看戏,后宫嫔妃也是如此。

毕竟后宫的娱乐太少,也就过年过节能看几场戏。

于是顾凝宸连对面看戏楼都画上了,没有机关和扩音设计,这看戏楼要简单得多,只摆上舒服宽敞的座位就足够了。

康熙看着起了兴致,接过她的铅笔在上面小改了几笔后说道:“紧赶慢赶的话,年底应该能把这两座楼建起来,回头皇祖母和皇额娘也能在过年的时候看看戏,热闹热闹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