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一首没有伴奏的歌> 第4章诡秘的梅花信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诡秘的梅花信1(2 / 3)

矮人’都在你周围保护着你呢!你先看好启封处,接着闭上眼,说撕就撕,撕开后对着我的电筒光照一照,除了白纸黑字,还有什么?”

只听“刷”的一声轻响,溪林感到很奇怪,便抱怨道:“潭潭,你看,除了几棵梅朵,啥也没有。”

“怎么可能,那这不成了第三个诡秘的地方啦?”高山山话没说完,人已走近了我们,她接着说:“倒出来看看几朵?”

“喂,还有我们,还有我们……”主唱林龙泉胡乱地耍起了说唱。

“是啊,我们可以走近一步吗?”程强接着问。

“潭潭,既然信封里没什么内容,就让大家研究研究梅朵里有没有藏着什么秘密吧!”我的本家老哥谭玉树边说边靠近信封,彭程和高飞鹄也好奇地跟着龙泉与程强围了上来。

“正好九朵,而且全是含包待放的。”我老哥“玉树临风”看着溪林手心的梅朵,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睛在夜幕下猫一般地放着光。

“这不是什么诡秘的信,就是一封无效的信,没内容,没署名,还耽误我们大家的时间去揣磨。”一向高傲的“飞鹄”满口的不以为然。据说他妈妈还在上学的时候看过一部古装剧,名叫《雪山飞狐》,一直念念不忘这个名字,就把自己的儿子取名“飞狐”,后来飞狐上学时,被他爸爸改名为“飞鹄”。

“对你当然是无效的啦,但对于夏溪林就不一样啦。你看,‘梅’与‘玫’同音,就是暗喻有玫瑰之意;九朵的‘九’谐音是长久的‘久’,伙计们都懂了吧——永恒的爱意!”彭程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细腻男”,分析起细节来头头是道。

“彭程”这个名字由来很简单,因为他妈妈姓彭,他爸爸姓程,爸爸是个上门女婿,所以他顺理成章地叫“彭程”。

我想应该与“鹏程万里”这个成语典故也有点联系吧,听说他爸高考当年因两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又因家境需要,他选择出门打工,没有继续复读,后来在打工期间与彭程妈妈相遇,两情相悦,但因双方家庭条件悬殊,遭到双方家人反对,几经周折后——彭程的爸爸答应了岳父母做上门女婿要求,才与意中人终成眷属……彭程父亲肯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如庄子所说,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绽飞于青云之上吧……

“走啦走啦,快回家去。”“玉树临风”催促大家说,大家便一起往家走。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也许溪林能认识此人的笔迹呢!就是信封上‘班长收’三个字谁写的很重要!”彭程继续分析道。

我忽然想起那个夜幕深处的背影,是否与这封特殊的信有联系呢?

“我真不知道是谁的笔迹,像小学生的字迹,感觉很稚嫩的样子。”溪林解释道。

主唱林龙泉突然用电筒照了一下溪林,然后故作惊叫道:“呀!有戏,班长的脸红啦!”

“去去去……”高山山一边过来挽着我的胳膊,一边示意龙泉将电筒光从溪林的一侧脸上移开。

“别说这事了,就算是飞过来一片树叶得了,说不定是哪个淘气鬼的恶作剧,我才不上当呢!”老哥“玉树临风”插话说。

“你上啥当,又不是给你的梅花,要看班长大人有啥感觉,如何对待啦?”龙泉不以为然地说。

“好好好,你们继续讨论,我先行一步,失陪啦!”“玉树临风”真的的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而且明显带着不快,我也不明白我这老哥是怎么了?

他好像很少有生气的时候,我们从小一起玩到大,只要一有矛盾,大人总说他,他也不气,反而会哄我。今晚这是怎么了?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楚,我也觉得今晚在路上耽误了时间,便拉着溪林与山山快步朝老哥追去,其余四个随后也都跟上了。

“溪林,要到期末考试了,你又是班长,班级事多,今晚这点‘小插曲’别放心上,我们一起努力冲一冲,可不能让我们班的均分低于平行班哦!”我故意把声音说大一点,拉长一点,好引起我哥的注意。

“那是当然,我刚才怕信封里有迷药,至于其它任何内容都不管它啦!”溪林接着我的话说道。

除了我哥玉树,其他四个男生的电筒光在前方的道路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绕来绕去,这可能就是他们无声的游戏吧,虽然头被绕晕了,但不会像昨晚那么害怕了,反而觉得开心,和一个窝里长大的小伙伴们一起走夜路,还是安全感满满的。

“你们干什么呢?电筒光是用来照路的,不是用来‘干仗’或刺激别人的眼睛,这电筒光要是激光的话,我们这一排家长就被你们‘灭’了……”

我正想着又快到昨晚被吓的地方了,突然传来龙泉爸爸的喊话,还真又被吓了一跳。“爸,您不说话行吗,魂都被您吓跑啦!”

“我不说话能教会你说话吗?臭小子!”

说话间,稍远处有辆汽车驶来,我们只好等车驶过去再过马路,借着车灯,我看到对面八个家长站成一排,我们这边八个“宝宝”站成一排,像极了两军对峙。我刹那间理解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之一,那就是“增强语势”。

上小学时老师让我们背这个知识点,我老记不住,根本没去体悟,此时“两军对峙”的情景让我想到两个字——气势,多人战成一排增强了“人的气势”,那结构相当内容关联的语句排列组合在一起形成排比句式,不就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吗?这正应了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教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情形让我又一次认识到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记忆课本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