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到他这个级别,最看重的就是脸面,只要没有撕破脸面,大家就还是朋友,一旦撕破脸面,结果就是不死不休。
尤其是他这个软肋,到时候落井下石的,必然不在少数,真到了那个时候,吃亏的指不定是谁。
“行了行了,今天高兴的时候,不说这些扫兴话了,林小子带的东西,老夫已经看过了,着实是不错的,算你小子有小心,老夫就舔着脸,收下了吧······”
吴润钰再度挥手,不再提及陈克强,趁着刚才说话的功夫,他把林熙带来的东西,基本上看了个大概,看出了不俗的来历。
林熙带来的见面礼,乃是整套的文房四宝,是他花尽心思收集的,目的就是投其所好,见家长的时候讨欢心。
那杆青玉笔,早已经见识过,这里就不用多说,先说说那纸吧。
林熙带来的纸,可不是普通的纸,乃是著名的澄心堂纸,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徽州所产的名纸,因其品质卓越,被称为纸中之冠,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
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50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当时南唐李后主,极力推崇这种纸,并建堂藏之。
这种名贵的宋纸,如今储存的价格,每一刀的价格,都在数万元以上,而林熙这里,足足有五刀,可见是用尽了心思。
仅是这一项,就不比那杆青玉笔逊色,甚至远在骑上。
然后再说那砚,乃是宋代“灵岩石砚”,砚料细腻,呈鳝鱼黄,是灵岩山上等之石,以雕工奇绝,雕刻非凡气势,正面为双龙戏珠浮雕,双龙形似如意,姿态婉转,既新意扑面,又有古典之美;两侧留有老坑的“石皮”,着实是一方宝砚。
最后再说那墨。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亦包括朱墨和各种彩色墨,学习书法是,笔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所谓“墨法之少,全从笔出”,用墨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神采,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无不深究墨法,
林熙带来的这块墨,乃是明代永乐年的御墨,又名国宝墨,牛舌形,一面为阳文涂金二龙纹,中为阴文楷书“国宝”二字,一面为四组涂金如意云头纹,中间“大明永乐年制”蓝色楷款,制作颇为精湛,且上下左右饰以如意头及变形图案,成重叠状,如金泊打就,立体感极强。
从此不难看出,古人之制墨,完全是尽善尽美,堪称无以复加,及至明代起,进入高峰期,名家辈出,技艺精湛,又因年代较早,故明墨弥足珍贵。
但由于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传统的书写方法,逐渐被国人抛弃,以至墨也受到影响,墨的来源因此告竭,尤其是旧墨,本就数量稀少,由此更加珍惜。
虽说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有所复苏,重新开始有人制默,可新墨就旧墨而言,质地不再那么纯净,墨中含有沙粒,从而毁坏笔砚,且新墨颜色经常变化,揭裱阴湿,旧墨则百年如一日,土蚀水浸而不走原迹,导致大多书法爱好者,都喜爱追求旧墨,却始终难以得见。
连着这块旧墨在内,是林熙在明州时,费劲心思收购来的,比如那方灵岩石砚,传说是宋钦宗用过,后来因为靖康之耻,流落到了民间,林熙当时为了求购,可是经历了,“三顾茅庐”,才将其收入囊中。
这几件文房四宝,随便哪件拿出去,都会引起人追捧,如今却聚在这里,可见林熙为了今日,做足了多少准备。
大家都是明眼人,吴润钰自是看得出来,林熙为收集这些东西,肯定费了不少功夫,可谓高兴地不得了,然后不顾众人眼光,拿起这套文房四宝,走到他的额书桌前,即兴泼墨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