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舞,静观黄花度深秋。”
署名处书有“天池”,这是明代画家徐渭常使用的字号之一。
方天和荣老甫一靠近此画,便被其写意之境深深吸引,二人目光交汇瞬间,皆以微妙点头交换了肯定之意。
“赝品,这幅所谓的青藤老人《竹菊图》并非真迹。”
荣老言辞果断地道出结论。
“喂,老家伙,你可别乱讲话!当初赠予我祖父此画之人乃是一位显赫官员,他的收藏怎会是假货?”
小泉彩钢愤怒地反驳荣老。
“日本小子,听我跟你科普一下:首先,《竹菊图》真迹从未流出,至今仍妥善保存于关东博物馆内,既未外借亦未曾丢失。
其次,这幅《竹菊图》的大写意技巧展现的是青藤老人晚年时期的手笔。彼时,他身为胡宗宪的幕僚,因受严嵩案牵连,一度身陷囹圄。
牢狱之中的他,在忧虑恐惧的煎熬下,精神近乎崩溃,故其当时的画作风格迥异,真实的《菊竹图》中的秋菊,其花茎纤瘦且显得难以支撑硕大的花朵。
这一独特表现方式,揭示了青藤老人当时身处病痛之中,犹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至于竹子的表现手法,通常都以其笔直坚韧以象征其高尚品格,但在囚禁中精神饱受摧残的青藤老人,又怎能再表现出此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