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元老苗太傅一声清正,治学严明,先后出了两介天子门生。可惜年事已高,又因丁忧的缘故,从大梁辞了官去。
如此大能,帝不肯放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可惜苗太傅心已不在庙堂之高,帝不忍勉强,便折中劝其在皇城司南薰门置了一书斋——翠微书斋,令其教养子侄孙辈之际,不忘提携朝中官眷。苗太傅对此发下宏愿,余生有教无类,只要有专心向学之人上门求教,不论身份贵贱高低,男女有别,一应毫无保留地传授。
由此,翠微书斋声名远扬,出了不少贤官,民间有“青庐寒士”的美誉。帝见之心痒,将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也送了进去,与苗太傅家的嫡亲孙女苗璎璎、卫平侯沈溯、嘉康公主君乐兮一同于书斋求学。
阳春三月,大梁国都平城,次第春融满野,暖律暄晴,野芳披笼陌上,细柳邀媚堂前。
今年上巳和清明节不过前后脚的功夫,梁都民风开化不设男女大防,这正是好男好女出行结伴同游的季节。
从翠微书斋中次第传出一片珠玉琳琅般的读书声,间杂着老者富含智慧的拉长的低吟。院墙朝东的角落里种植着一棵硕大的枇杷树,枇杷叶面有油光,如绿玉般点缀枝杪。此间枇杷树是苗璎璎祖母去后,祖父苗太傅亲手种的一棵,现在已经蔚然成势。
枇杷树依墙而立,东墙外的浓荫里,君至臻沉默地将书袋收拾好,弯腰挎上肩膊,结束了一天的课业。
墙内的读书声也渐渐消散于春日晴空之中,苗太傅打开深沉的眼,老态龙钟地叫了“散学”,学子们迸发出暗暗的激动声,但没有一个人敢动弹,尊师重教、装模作样地等太傅离了场,这才一哄而散。
苗璎璎低头不慌不忙地收拾课本,君知行鬼鬼祟祟地越过枇杷树旁的洞门,朝外张望了一眼,扭回头,只见苗璎璎收拾得极慢,慢得做作,他轻咳一声,摇着扇子大摇大摆走回来,跨过两道髹木案几,落座苗璎璎旁侧,扇骨并拢朝她桌上轻敲:“不用害怕,我哥走了。”
苗璎璎的粉脸上生生盈出一种羞恼的雾光,怒瞪向君知行,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叱道:“胡、胡说!谁说我怕他!”
君知行连忙赔罪:“是,我口误,璎璎自然不是怕他,只是不屑与他来往。”
这时只见人三三两两退尽,只剩他们二人在此说话,因为众人皆知四殿下与苗家的娘子青梅竹马关系亲厚,也没有人前来打搅,君知行神秘地对苗璎璎道:“我知道有个好办法,过来。”
苗璎璎诧异地放下手中的书袋,心中生出好奇,君知行将她引到枇杷树底下,顺着他食指所指,目光生生顿住,在那一方宽厚红漆的墙壁上,赫然留着一个猪头的形象。
猪头旁侧还大喇喇地留了名字。
——聊赠卫平侯江南一头猪。
苗璎璎噗嗤展颜:“这是谁做的?”
君知行道:“不用问,肯定是沈溯的仇家。”
苗璎璎问:“他仇家是谁?”
君知行笑道:“璎璎,他平日里得罪的人多了去了,谁知道这次犯在了谁手里,别说,除了我之外,还没有几个人发觉这里画了一个猪头。”
苗璎璎更加奇怪,指着那上面的猪头:“你带我来看这个做什么?”
她和沈溯没有仇,不但如此,表兄还几次三番地让沈溯上穗玉园打秋风,一副要替他和自己做媒的样子,璎璎避着沈溯都来不及。
“我看此地甚好,隐蔽不透风,要不璎璎你也画一个猪头,写一个赠三殿下,你放心,没人知道。”
苗璎璎被他眼底的认真吓到,胸口砰砰地跳。
三殿下,那是与君知行一母同胞,一个肚子里生出来的,就比他大一个时辰!
可以说他们兄弟俩在娘胎里就开始抱团了,君知行为何要让自己这么整蛊他的兄长?
君知行没看出苗璎璎的疑惑,怂恿道:“你放心,我方才为你望风,他人已经下学走了,不会知道,你既可以偷偷地出口恶气,又让他不高兴。他不高兴,我最高兴了。”
听起来,似乎是他这个亲弟弟更不待见君至臻。
不过他说的话,对璎璎的确有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她甚至荒唐地觉得,能在心里把君至臻的形象变成一只猪头也不错。
这样至少……就没那么可怕了。
“璎璎。”君知行的胳膊肘轻轻推她。
苗璎璎收回思绪,一点头。
“好。”
君知行简直要乐出牙花,一想到跟他一模一样的冰块脸气得七窍生烟的变成活人脸,君知行就要摩拳擦掌。
笔墨都是现成的,苗璎璎的画技在书斋里只能算普通,中下之质,不过运笔如花,顷刻间,便是一头惟妙惟肖的小猪,不止头,还有身子尾巴四条腿,简直活灵活现。这头猪正低着头仿佛拱着地上的什么东西,寻寻觅觅的,模样又蠢又丑,还有几分说不出来的憨态可掬。
正当苗璎璎全副身心投入运笔作画之际,君知行趁间隙插进来一张嘴:“璎璎,我哥到底为何得罪你了,你这么怕……讨厌他?”
不论苗璎璎嘴上承认不承认,君知行就是能感觉得出,她怕君至臻。
连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