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49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1 / 2)

第49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

江山终于放下了手里的筷子,随着古台长的叙述一起回到了1958年。

“900块钱,16毫米的鲍来克斯,别提有多好使了。”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古铮铮依然难忘。

江山却只听到了重点:“58年?900块?”

黄华摇摇头:“还是二手的。”

“这有什么,“古台长毫不在意:

“这台鲍来克斯算是我们台的第一部摄影机,在当年可帮了大忙了。”

1958年,这台现身于茫茫人海中的鲍来克斯,对于要啥没啥的浦江电视台来说,的确算得上是过命之交。

其实,当时的政府贝才政对浦江电视台的筹建工作,已经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

从选址开始,筹建人员就一直从高处看起。

当初,浦江的第一高楼是国际饭店,它属于全市测量的零点,想都不能想。

退而求其次,就是南/京/东路上19层高的永安大楼了。

但这栋大楼属于私产,必须征得百货大王郭氏兄弟的同意。

没曾想,郭氏兄弟不但欣然同意了筹建组的请求,还托人带话问他们够不够用。

不够用的话,对面还有一栋与永安大楼相连的过街楼。

筹建组感激不尽,连连推辞。

表示不但不用过街楼,连永安大楼也只需要五层以上即可。

之所以后来硬件没跟上,是因为原定的开播时间为59年的元旦。

但,一个消息传来后,打乱了一切计划。

对面的湾湾电视台,将在10月10日开播。

于是,北海公园里的几位高人掐指一算,国庆节就成了浦江电视台开播的良辰吉日了。

“国庆节当天,游/行队伍10点钟正式开始,八/一电影厂将大型摄影机架在了检阅台上,”

古台长用手比划道:“我推着摄影机的三脚架在队伍中来回拉。”

“一会近景,一会远景,两个多小时的游/行结束后,汗淌的都快虚脱了。”

“真是即紧张,又激动。”

“我永远忘不了排在第一方队的纺织女工们,她们笑着看向我的摄影机,比花儿还美。”

古台长越说越上头,江山的情绪都被带动了起来,说出了那句江小白的名言:

“后来呢?”

“后来,”古台长呵笑了一下:

“片子倒是拍好了,上哪冲印又成了难题,最后只能跑到第二医学院,让冲印X光片的同志帮的忙。”

“然后再交给我剪,”忽然,一个声音从古台长背后的那桌传了过来。

他是台里的第一剪辑师,也是当年筹建组的成员之一。

刚刚一直在隔壁桌边吃边听:

“但我当时根本没去现场,就把顺序剪错了,本该排在第一方队的纺织女工,被我放到了最后。”

古台长一段声情并茂的想当年,激起了食堂里不少老职工的回忆。

渐渐地,大家都围了过来。

一时间七嘴八舌、沸沸扬扬。

“小同志,你知道我们当年是怎么拍电视剧的吗?”

江山摇摇头,他真不知道。

说话的这位女同志,双鬓已经泛白:“建台最初那几年,我们和燕京电视台一样,都是直播。”

江山一时没想明白:“电视剧直播?”

“对,”女同志点点头:“当年的技术条件不支持录播,所有的电视剧都是边拍边播。”

另一位:“我们台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就是在当年永安大楼11层的食堂直播的。”

“对对对,”古台长笑着点点头:

“布景搭好后,话剧团的演员在里面演,我在前面推机器,当时的摄影机特笨重,得有人跟在后面提着电线。”

一个声音:“我负责扇风。”

又一个声音:“我负责撒雪。”

“我是当时的美工,”一位端着饭盆的男同志挤了进来:

“拍这部戏时,食堂的窗户都给我蒙上了绒布,其中有一个情节,工人在试验电焊,我就拿个鸡毛掸子在灯光前晃悠。,顿时整个食堂都在闪。”

“许工可是我们台的大功臣,”古台长一见来者,就向江山和黄华介绍道:

“当年拍《百合花》时,按照剧情需要一条绣满百合花的被子,找遍了整个浦江的商店和被面厂都没寻着,许工竟然熬了一通宵,给画了一条。”

“那算什么,”许工飘了:

“拍《红云崖》时,当时刚建好的演播室根本不够高,我就在整个演播室的地板上,画下了整座悬崖峭壁、山石松柏。”

古台接话道:“然后演员就在地上爬,我放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