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林逾静用大拇指抵着自己的下巴,神色认真的看着电脑屏幕,银白色呆毛在头上一弹一弹的。
确实是在认真思考呢。
陈雪如此想着,小猫似的蹲在旁边。
她那副架势,还真有点能写出科幻大作的感觉。
不过很快,她自顾自的摆摆头,对于自己的想法甚至觉得可笑:
她可是知道林逾静最近的状态的,虽然人家已经写了很久的科幻了,但却从来没见过她在哪个地方成功过。
在如今这个时代,要想写出一本旷世之作,实在太困难了。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说家,或者说作家。
必须要有打动人心的文笔,亦或者依赖脑海中灵光一现的幸运。
但这些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尤其对于科幻小说界——这个和普通小说并不相同,更为小众的圈子。
它还更加依赖于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思考运用,假设说要写硬科幻,必须具备丰富的物理等理工科知识,了解时代前沿的探索和发现。
而科幻小说的题材和主流内容,往往都为前人抢先发现而写出。
想写出开拓性的科幻思考,可谓是难上加难。
林逾静呢?
她喜欢哲学,虽然后面学的是金融,但不管如何,专业和兴趣都与科学不大相关。
你要求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写出一个科学名著,这铁定是不可能的啊。
因此,陈雪内心再次长叹一口气。
自己把她强行拉过来,不过是想抓住悬崖边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尝试着能否在沉入深渊之前,拯救回濒临消失的社团。
其实,她心底也知道,这大概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正想着,她突然发现,林逾静的手动了。
飘逸的银白色头发,在反射的电脑屏幕微蓝光线中,环绕金色的光晕。
眼神坚定,小鼻子挺拔。
第一行字,紧跟着闪烁着文字竖条光标打出: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哦?陈雪饶有兴趣的看着这段话。
看了这么多年书了,对于句段的艺术分析能力还是有的。
打比方说这句话,开头就很有科幻的意味了:
没有见过黑夜和星星,这代表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着日落东升的自然规律。
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换句话来说,就是只见过夏天,这和前面整个世界是光明完全对应。
难道说,这是一个极为炎热、酷暑的灾难世界吗?
第二句,林逾静用她那纤细玉手,缓缓打出,敲击着键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啊?地球停止转动?
陈雪的内心引起骇然大波。
地球自己绝对不会停止转动的啊,任何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一直是在自转公转的。
如果整个地球停止转动……
那么春夏秋冬,确实是因为无法规律的接受太阳光照耀而消失了。
这很合理,但正常人会这么想吗?
所有人以为的科幻,都是机器人、芯片、激光、纳米。
往往只是披着一身科幻的外皮,骨子里却是写的玄幻言情。
从没见过这样写小说的人啊……
紧接着,林逾静的写作开始进入状态,接下来反而写的越来越快了。
简略说来:
主人公以第一人称视角带入,以他本人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斥着绝望痛苦的世界。
太阳,将要消亡了。
当其死亡之时,名为“氦闪”的剧烈爆炸将会吞噬整个地球和所有生命。
公元XXXX年,距离太阳完全毁灭还有四百年。
为了解决氦闪危机,人类发明了地球发动机和大陆板架固定技术,驾驶地球寻找传说中未知神秘,但能支撑人类生存的比邻星。
以现实科学严谨的文笔,比喻结合的白描,徐徐道来地球发动机展现的残酷现实。
在发动机的蓝白之光照耀之下,整个地球树立着一万多个发动机光柱。
户外温度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
世界里的暴雨并不冰冷,下下来时宛如硫酸一般烫破人类皮肤。
而在其中,开篇中奇怪谜语的讲解,最让陈雪深深的震惊了: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
“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
随后问:“这墙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