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时间成家,又相隔不久有了孩子,他们约定好“同性为兄弟或姐妹,异性为夫妻”。
花花看着妈妈,听妈妈说要和娃娃亲完婚,脑袋像拨浪鼓似的直摇头,妈妈跟她说了这些也顾不上她同意不同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还管她咋想的。贾阿姨记得他们家这档事,就帮着他们操办起来,先选了黄道吉日,又帮着花花置办嫁妆。一个星期后,花花嫁到了白家,成了白家大儿媳妇。新婚之夜,白家大哥一看花花就情不自禁捂头,花花一看是卖货郎,便没好气地说,“离我远点儿!”
村里把病人家办喜事叫冲喜,以为这样病人好得快点,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花花妈妈在女儿嫁人两周后去世。花花守孝,外面发生了什么,她一概不知。他的丈夫本就推着货车跑村串户,自不待言。即使回家,两人也说不上几句话,他们俩就没什么话说,自打花花打那一闷棍后,花花在老大的眼里就是个母老虎,比虎妞还虎,看她原本俊俏的脸怎么看怎么像虎。花花眼里只有表哥,别的男人都看不见。但是,占有欲嫉妒心却很强,她看不上自家男人,却容不下她男人对弟妹好。三弟在外当兵,三媳妇不像花花那样啥活都不愿干也不会干,而是早起担水做饭,白天下地插秧种菜,晚上缝衣编织,样样不落,如果说有什么欠缺的,就是不会像别人家女人那样扯老婆舌,不是不会是没空。
老大那天起得早,挑起扁担,把家里的水缸都挑满了,又和爸爸、三弟妹一起去插秧,晚上回来,花花有点儿酸:“挺勤快啊!”老大没理她,之后只要在家不出外卖货就挑水种田。花花越想越气,她自己在家闲得无聊,东家串串西家走走,难免东家长西家短的整事儿。心静不下来,学缝纫机的事儿早忘到脑后。再闲,饭总要做总要吃吧。
说干就干,花花从院子里抱来一捆干柴,又从米缸舀出米放盆里洗,洗好倒进锅里烧火煮,只顾往灶坑里添火,竟忘记盖锅盖,家里人陆续回来,三小婶回来发现没有盖好盖子,顺手替她盖上。看她这边饭还没好,三小婶在旁边那个灶做菜。
饭菜上来了,她还没吃,公婆吃着吃着变了脸,花花丈夫竟然吐了,什么鬼,她丈夫捂着嘴“鸡屎味”。花花先吃了三婶做的白菜豆腐,挺好吃的,没有鸡屎味啊,她又吃自己做的饭,还真是“太恶心了”。花花想事儿方式不一样,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小婶的问题,没想是不是鸟飞过掉下来的或者锅没刷净。她把筷子一拍,转身就打三小婶,“不要脸的,是你把鸡屎扔到饭里的对吗?”三小婶给打懵了,捂着脸哭着说:“我为什么要那么做,是我帮你盖的锅盖不假,怎么会放鸡屎?我做菜时又没洗手,菜里有鸡屎味道吗?”“就是你,你害我。”他丈夫看不过去了,回手打了她一嘴巴:“败家娘们,从来不干活儿,就知道东家长西家短,干点活儿自己没整明白,还赖别人。”花花捂着脸,边跑边嚷:“你向着三小婶,对吗?你等着!你们这对破鞋!”本来是家里一点儿事儿,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白家三小婶就挂着破鞋游街示众。至此,三小婶忍辱负重,之后为白家生有三儿三女。花花人虽在婆家,其实却已出局,在她丈夫出征的第二年生下了毓秀。
4.4 贾伯救火
村子挺大,村西住着些右派,村东住着知青,村北住着曾经大地主后来划分为富农的人,村南住着曾经攻击和搞过破坏,仍有嫌疑的反动派和盲流。贾伯爷奶去世后,户口转到姑姑这个村,就住在村南。
“文革”来时,他因为无牵无挂,也跟着造反派去抄家,把人家的瓷器瓶砸吧了,把供奉祖先的庙拆吧了,他们这些人没什么文化,看着谁家书多就觉得不是好人家。一日,他们到村西去抄家,不知道是王老师家谁抽烟的烟头没灭掉,书架的书掉到地上后慢慢燃着,还是造反派成员的问题,小火的时候,谁也没注意到,直到火苗遇纸后如烈火干柴般迅速蔓延,屋里有老人还有襁褓中的婴儿,连造反派们也在房里。贾伯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先是救起王老师的家人,后又救出屋里的造反派成员,然后组织他们就近拿盆拿桶打水救火。总算没有人员伤亡,王老师家却也没地方住了。当时,上面不知道怎么了解到这种过火的造反行为,就成立由军方、地方和造反派代表的革委会。贾伯临危不乱,出身又好,就当了革委会主任。其实,贾伯救人全凭本能,他没想太多。至于之后的“抓革命,促生产”,贾伯也没有更多的认识。反正上面要干啥就干啥,干的是不是上面的意思,他觉得是就是。
花花那天哭着跑来找到贾伯,把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遍,贾伯真想教训教训花花丈夫,太不像话了,还敢打花花?贾伯搂过表妹安慰着哄着,兄妹俩竟然自然而然地睡到一起,两个人如愿以偿了,就算给花花丈夫一个惩罚,但是,不能饶过三媳妇,这样,就有了第二天早晨三媳妇游街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