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颂再一次睁眼发现这四方的床顶,看着熟悉的鹅黄软帐,舒了一口气,想来是自己做的一个噩梦罢了。她大口地呼吸着,这窒息的感觉如此真实,仿佛这房间里有着一层阻隔般,“砚琴,开点窗吧。”
门外丫鬟应声走入房内。
“姑娘,沈叔说皇帝的诏书估摸着一个时辰后到,要不要起来沐浴更衣。”被唤砚琴的侍女规矩地开了窗站定在衣橱边。
沈叔是沈家的大管事,基本家里有名有姓的仆从都是从沈家军里退下来留在京的。
“诏书?”沈颂的声音不太提得起兴致,倒显得格外温婉。
沈颂扶着床沿缓缓起身,寝衣散开间,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如今在府里还是叫我少夫人吧,免得被抓住错处。”
“姑娘?你怕不是睡糊涂了?”砚琴见状立马拿了换洗跟着她往澡间走去,却看到沈颂没来由地停了下来,“这府里哪有什么少夫人?”
沈颂愣在原地,这布置不像是嘉庆侯府,反倒像是自己闺房。突然间呼吸再度紧凑起来,背后瞬间被冷汗浸润,“砚琴?父兄从谒金门回来了吗?”
“谒金门?老爷自京中述职后已许久未曾离京,少爷今日许是好好的在房内呢,毕竟这几日不太平,少爷前几日不是还在担心老爷会不会不得不接了这个苦差呢。”砚琴绕到沈颂的跟前,看着她眸中透露出几分恐惧神色。
不得不再一次惊叹眼前的少女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真真是个可亲人。
“接诏?今日是景初九年七月廿六?”
这日子是回过去了?
“是啊,今日是七月廿六,昨个沈叔还说或许今日不是个好日子呢,没想到皇帝下诏倒也不挑日子。”砚琴有些憨傻地笑了笑。
的确不是个好日子,就是今日把让我父兄去死说的这么堂而皇之。
沈颂这才意识到或许自己刚才醒的这么痛苦,不是梦而是再来了一遭这人间。
她新生了,新生在父兄出征前。前世父亲和兄长出征是八月初三,皇帝的赐婚随即而下,她于八月中匆匆嫁入嘉庆侯府,做了嘉庆侯府嫡子的少夫人。
如今一切的一切都还未发生,还来得及改变。沈颂呆愣的面部噙上抑制不住的笑意,是件好事!
砚琴匆匆拉着沈颂去澡间,嘴里嘟囔着莫不是小姐脑子给睡坏了的小话。
朝阳当头,晨光熹微。沈颂熏香后跟着砚琴来到了厅堂,眼见人数寥寥,父亲下早朝的官服还未曾换下,此刻忙着打理兄长随手打扮的束发。沈平山正妻早亡,升迁入京后倒也没纳妾,房中显得倒是冷清。
沈颂乖巧的跟在沈牧身后站定,好奇般地往外望。这琉璃瓦被阳光照耀着生辉,檐牙高啄的雅景倒是与今日这般圣旨背道而驰。
前排那个身着官袍,头戴纶巾,面容严谨而庄重,手中拿着卷明黄轴缓步跨入大门,那为首的轻轻一叩,声音清越,见众人齐整跪地后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鞑靼屡次率军来犯,罔顾我天/朝恩义,朕不忍黎民受其欺辱,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忠武将军,亲帅师焉。钦此。”他手持卷轴,玺文金光闪闪,声音听起来左不过而立。
倒也不奇怪,景初帝登基九年也就年仅十六,当年登基尚幼,太后母族把政,小皇帝自小便尔虞我诈地活在夺权之中,年纪轻轻便多疑任性,听从佞臣话语,生杀只在他一念之间。老梁王日前离世,景初帝这个皇叔常年远在封地,其子在京美名其曰堂兄弟伴读,实则为质,好在承袭梁王之位的如今是京城烟花柳巷的常客,甚至有花名在外,唤微云公子,这才打消皇帝疑虑,养废了才好。
不过令人哂笑的是,前脚皇叔刚离世,后脚鞑靼便叫嚣,这到底是惧怕谁?
在这晨光中,宦官的身影显得不可侵犯,衬得他的声音充满威严,仿佛晨钟暮鼓间的臣服。宦官言毕,沈平山接过圣旨,身后跪地的人们纷纷叩首行礼,应道:“谨遵圣谕。”
“公公喝口茶。”沈颂识相地递上一个红封,毕竟沈家军这寥寥无几的人口,有能来事儿的还置于在这官场混的这么费劲。
眼前的宦官将红封鸟悄地收下,眉眼间带着笑意,“哟,好说好说,咱家就多嘴这么一句,皇上呀有意给沈家女赐婚,我瞧着沈家适婚女也就指姑娘您了吧,姑娘您个准备准备着吧。”
“多谢公公提点。”沈颂做出一副刚知晓的神色,行了礼,与沈叔一同送仪仗离开。
转回前厅,父亲和兄长熟悉的声音传来。
“令角,那公公如何说?”沈平山应是有所了解小皇帝行事风格,猜到可能会对沈家有所掣肘。
“父亲安心,无大事。公公说皇帝欲给我赐婚,倒也不用父亲给令角操心挑选哪门子婚事了。”沈颂故意说的轻松,是不想父亲心里有所负担。
“胡说!我们令角这么好的女娘怎会需要挑拣,倒也不知是便宜给哪个臭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