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小人的心还都是玲珑剔透的,天官的话,还真提醒了大忽悠,不着痕迹感激地看了天官一眼,慌乱的心平复了一些,只要没人捣乱,忽悠一个老人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即使这个老人是皇帝:“皇上恕罪,金丹没、没拿到。”
“金丹没拿到?”老皇帝感到有些失望,接着问道:“为什么没拿到?”
大忽悠直起身子,只要天官不拆台,他心里就充满了自信:“老君出门没在家,老君……”说道这里,有意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用一种我很难过的表情,继续说道:“唉~生病,拉肚子,去找郎中了。”
“胡说!老君是真仙,还会生病,还、还拉肚子?”还没等皇帝开口,皇帝身边其他的神棍有些看不惯了,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装什么幺蛾子。你把牛皮都吹干净了,我们还吹什么。老君拉肚子,你咋知道的?你帮他老人家擦的屁股啊。
对于同行的挤兑,玄机也没生气,同行是冤家,这个道理,他懂!而是用十分佩服的口吻继续说:“是这样的,老君每次炼丹,都要自己亲自试验药效……正因为老君如此认真,细致,老君他老人家的丹药,每一颗都是精品,誉满三界。三界谁都知道,老君的金丹万金难求,可谁又知道,老君他老人家为此付出多大的牺牲。”
这句话实在是太刻薄了,把开口说话的那位说的脸色煞白,赶紧退下,不敢再出声了。因为,他们炼的药,自己从来没试过,别说自己试,也没用其他人试,就直接给皇帝吃,想到这,汗珠打湿了后背。
话里的机锋老皇帝哪里知道,不过,倒也觉得大忽悠的话有道理:“是这样啊~~神农也是尝百草,有时候也会拉肚子的。那你还站在干嘛,还不快去。”
“陛下,路、路有点远……”
于是,又一个徐福诞生了。前一个徐福去的是东海,这个徐福去的是昆仑山;一个徐福去寻找不死药,这个徐福去取九转金丹……
丐帮雪崩似的的发展,终于引起长安令的注意。近两年里,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一个影子的存在,在左右,在控制。供货的源头有人控制、货物的运输有人控制、交易场所有人控制、交易的价格有人控制、这个影子几乎无处不在。
长安令多次派人调查无果,终于让他感到了恐惧,似乎连衙门都被这个隐形的手控制。城管队虽然每次都顺利地完美的完成他的意愿,街道有序、行人有序、市场有序、商人有序、就连街上的乞丐也井然有序,就连治安事件也少了,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但税赋都在下滑,算税在下滑、丁税在下滑、商税更是在下滑,就是由国家经营的盐、铁、酒这三项税源,也出现不稳的迹象。
劳役也不能顺利完成,征调的民壮,数量也没问题,看着一个个的都在辛勤劳作,可五天的活十天都干不完。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动乱刚定,民心不稳。
可近一年,国家慢慢的回归秩序,这种情况也没见好转。衙门的衙役、巡捕房的捕快也好像和以前不同,具体有什么不同,又好像说不上来,好像也没什么不同,附近几个城镇好像也出现类似的状况。
就在长安令焦头烂额找不到头绪的时候,刘畅坐在郡邸狱邴吉的办公署衙内,与邴吉同几对面而坐共同品茗,当然,他的侄儿肯定是,必须在场。
刘畅和这个侄儿,简直亲如父子。
茶,自从神农以来,就是贵族内寻常的饮品,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刘畅和邴吉自斟自酌,靠几案的最里面的碳炉上,瓦罐里的水热气腾腾。为了防止侄儿碰到瓦罐烫伤,在瓦罐的四周加上一圈小围栏,小侄儿就在刘畅的身边钻进钻出。
“你不在背后弄神弄鬼的,怎么跑到台面上来?而且,还找到这里,真有你的。先说好,我和你不熟。”刘畅自己斟了一杯,端了起来,吹了一下上面的茶叶,轻抿一口,然后放下。
对于坐在对案的一人,他十分的不客气。
“公子还挺记仇”对方丝毫不在意刘畅的态度,自己拿起水壶,给自己斟了一杯,也端起来,不同的是,他没像刘畅那样用嘴吹,而是先放到鼻子下,轻嗅一下,然后,眯起眼睛,似在回味,然后,用一片鹅羽,将浮在上面的浮沫轻轻拨去,抿一口茶水,并没有马上咽下,而是把茶水含在口里,再一点一点的咽下,似乎很陶醉的样子。
“不喝了,不喝了,喝个茶也这么磨磨唧唧的,病已,我们走,”刘畅实在无法忍受了,把面前的茶杯一推,拉着病已就往外走。
对面之人,对于气急败坏的刘畅,并没有在意。慢慢的睁开眼睛,说道:“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