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李二也没能问出什么妙计,只得一声沉沉叹息,遣散了一班大臣。
心里却明白杜如晦说的是对的,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打击海寇的气焰。
虽然剿灭是不可能剿灭的,但出动禁军战船保护一下百姓还是必须的。
这些海寇层出不穷,只要有海商就一定有海寇,罗马人只要愿意掏钱送兵器财物,海寇就肯定是一直存在。
关键海寇这东西非常麻烦,茫茫大海上.
过去的海寇,其兵器食物来源都是能推测计算的,因此大唐的禁军只需要针对这些家伙补给的地点重手摧毁,这些海寇自然是分分钟生活不能自理。
但现在。
罗马人给这些海寇资助兵器,那么这些海寇等于就只需要补给水和食物就行,这样一来的话。
要捕捉这些海寇的“岸基基地”,也就是各种窝点就很不容易了,不缺兵器只需要补给食物和水的海寇完全可以四海为家!
至于这些兵器的来源,那可想而知,多半是罗马人又勾结了部分海商,从海上走私带给这些家伙!
但这要查就太不容易了,大唐目前的海贸规模越来越大,国境之内的船只都够呛检查清楚,何况是海上的每一条船!
谁知道哪条商船是运军事物资给海寇们送货的呢?这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李二越发明白杜克明说的没错。
不是杜直接说的那些话,而是那些话里隐藏的意思。
眼下当务之急,是打击海寇的气焰,保护好沿岸的百姓,至于剿灭这次的海寇问题本身,
那就真的需要耐心,需要慢慢想办法了!
这么一来。
夜深人静,李二脑海里就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名字。
李盛!
思来想去,总觉得好像也只有这小子有可能想出办法了。
不过尽管李二打定了主意要找李盛出手,但转念想想,他也感觉这可能也未必有用。
因为现在不是搞清楚了情况、局面,但处理不了,而是连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都没有。
杜如晦这老货说的计策与其说是解决方案。
不,现实的说,这完全就是应付方案。
就好比打游戏对手一直远远放技能消耗你,而你摸不到对手,于是转而寻求回血的东西来抗住消耗,但是。
有道是久守必失!
李二军事斗争经验何等丰富?他虽说没有打过游戏,但也知道被消耗久了总有被突然打残,然后一波开团暴毙的情况会发生!
具体来说,就是罗马人一直这么利用海寇消耗大唐,破坏大唐的海贸拓殖战略,虽然一时半会大唐可以凭着禁军的威名平复影响力,但时间一长呢?
到时候罗马人摸清楚大唐禁军的部署情况,抓住空档期一波给你整个大的——比如直接攻破圣女港城!
大掠纵火而去,这损失可就极为巨大了!
只是计算实际的经济损失都是巨大。而如果,再算上政治影响,那么后果就算是更加恶劣,因为不管大唐禁军有多强,如圣女港这种聚集财富极多之地都能被人攻破化为火海。禁军的面子何在?
禁军的威慑力何在?
天下正义,总是依附于公理,而公理则依附于法度,法度则就依附于一支带着无敌光环的军队。禁军的光环从此失去,大唐的民心变化就不是简单的抗拒出海贸易了。
也就是说。
真要仔细想想这个事,岂止是久守必失?这简直就是变相白给了。
李二心中自然非常不放心!
因而此番不但给李盛发去了皇帝诏令,责之限期想出办法。
现在时间一长,李二对李盛的态度也是随意多了,真正将李盛当成了一个大臣来使用。
同时也着令长孙无忌,杜如晦,段纶,等一众高层事务官开始着手准备军事斗争,明送暗金,枕戈待旦。
李二虽说的确是准允了杜如晦的建议,先顾全眼前保存实力,尽可能保持府库全面充盈。
无论这件事最后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但保持手里有闲钱肯定没错,不然到时候想出办法没钱去做,这岂不尴尬大了么,所以还是得爱惜羽毛,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道理如此,李二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善茬。
虽然也知道这帮海寇不是问题的根源,关键还是罗马人,而大唐现在实际上也没有能力一击攻灭罗马,但是。
李二还是不打算就这么算了,说啥也得聚集一波军势,暴打一通这帮海寇!
而这个提案实际上还是显得有些冲动行事了,按杜如晦之前的思路肯定是不要大动干戈,保持巡航警戒这样最有性价比——就目前这个“尽量减少罗马人此计造成的危害”的路线而言就是如此。
不过杜如晦也同意了皇帝说啥也要干一波的想法,这不是因为李二是皇帝他说啥臣子都只能去办,或者杜如晦比较好说话。
实际上杜如晦当然不好说话,无非不像是魏征的风格那么直接古板而已。
之所以同意李二的想法,其实,也是因为按李二的思路大战一场,这样其实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说来说去,大唐现在就是不太能处理这帮海寇,毕竟有罗马人撑腰了。
眼下这情况还真是千古未有之事。
回到莱国公府之中,杜如晦也是满心困惑加压力山大。
按照以往的情况,敌军搞这种鬼蜮伎俩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有明确补给路线——起码是补给方略的军队或者攻势,往往都不成气候。
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支持,谁能组织起足够强度的军事力量来?
谁也做不到!就算是上帝都不行。
就算是李二都不行!
天下并不存在真正的又不吃草又能跑的马儿。
但现在的情况就诡异的很,要说罗马人资助海盗这种搞法实际上,就不可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