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宅清辉院,前边书房里传出老者拖长语调的读书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老夫子用戒尺敲敲书案,惊醒了神游天外的学生。“莫要走神!”
何颐歉意笑了下,跟在后面念了起来。
老夫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整篇《论语·述而》篇全部读完,又简单解析了前三章的含义,这才放下书册。
“今日就到这里吧,回去将老夫方才讲过的这几篇背下来,再将《述而》篇抄写五遍。后日交予我检查。”
何颐起身冲着老夫子一揖:“是。先生。”
老夫子对何颐的态度挺满意,收拾了教案等物,迈着方步离开了书房。
待到老夫子的身影消失在书房外后,何颐将手中的书册一丢。
“去和冯仁说,这位黄夫子不行,让他再重新找一个。”
府学招生时间是在每年县试后,通过了县试的学子可直接入学。若是没有通过,就需要参加府学举办的入学测验。考试内容与县试大致相同,只不过相对而言更加简单一些。
原本何颐想的是,乘着这几个月多多补习,好在入学考试时一举通过,这样就不用走后门了。
这半个月里,何府连续请了三个先生。教学水平不如何,架子却摆的十足十。比起前两位,这位黄夫子看上去倒是不错,可惜教的内容根本不是何颐想学的。
讲的内容是《论语》,但根本没有深入解析,只浅浅讲解表面意思便不再往下教了。完全是将他当做了从没上过学的蒙童。
何颐也曾提出意见,没想到却被对方扣了个“好高骛远”的帽子。
观棋正要应下,另一个声音却道:“五少爷还是别换他的好。”
何颐奇道:“这话从何说起?”
说话的小厮叫做顺才。是冯仁派来伺候的,打的旗号是‘五少爷刚到老宅不熟悉环境’,所以派个机灵的小厮过来伺候,实际上是派他过来盯梢。
这小厮约莫十四五岁,长得瘦瘦小小一副猴子样,人却比猴子还要精乖。冯仁派他来盯梢,他却打着倒戈相向的心思。这几日没少提醒他冯仁的小手段。
见何颐问起,顺才恭敬答道:“这黄夫子是远近闻名的老先生。就连县学府学的先生,也有几个在他手上读过书。”
“我记得前几日你说过,黄夫子曾教过冯仁的孙子?”
顺才抬头看了眼,只见五少爷嘴角微微勾起,清俊的面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相处半个月,顺才已经摸清了五少爷的脾气,知道如果不全说出来对方就要动怒了。
忙将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不敢有丝毫隐瞒。
“黄夫子原是府学的先生,被冯大管事高价聘去冯家。教了冯显荣三年,听说如今院试的卷子都能信手拈来了呢。若是将他辞了,恐怕于少爷您的名声有碍。”
何颐垂眸,顺才这段话透露的信息挺多。
冯仁是何老太太的陪房,他的子孙后代自然是何家的家生奴才。
《大宁律》规定:倡、优、皂、隶等贱民极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冯显荣正在“隶”一项中。但冯仁却请了先生用心教导孙子,想必是打着为儿子脱籍的主意。
而这黄夫子既然能被高价从府学请出来,说不定也被冯仁花银子买通,故意耽误他的学习进度。
他还是小瞧了冯仁。原本以为对方只是不想被无能的主子压着,如今看来他的图谋倒是不小。他在升州城里的坏名声冯仁肯定也出了不少力。
有前面连续辞退两名先生的事,恐怕如今外头已经开始传他厌恶学习了。
何颐回忆了下这半个月自己的表现,辛亏他并未有过什么目无尊长的举动,否则他在读书人的名声就别想挽回了。
而且这还是本地人亲口传出的,可信度比之前那些虚无缥缈的谣言高多了。
真是好毒的心思!
“观棋,去趟牌楼巷季家,问问季常民何时休沐。就说我有事要请他帮忙。”
既然冯仁打着这种主意,他就不能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了。
“五少爷,少奶奶请您去寻芳院用膳。”
随着这声娇滴滴的话音,竹帘被掀开,一名穿着石榴裙的丫鬟进了门。这丫鬟名叫雪梅,和顺才一样是冯仁派来的。
由于升州曾经做过大宁的都城,何家老宅的面积并不比永宁的宅子小。如今住在老宅的只有四房,许多屋子便都空了下来。范氏和龙凤胎居住在寻芳院,何颐与林舜华夫妻则住在清辉院。
两座院子一前一后,中间隔了个花园,只需半柱香便能到了。
因为才刚修葺过,整座老宅焕然一新。午间才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清新又凉爽。水池里的荷花相继绽放,又有月季、百合、茉莉等时令花卉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沁人馨香。
雪梅对身周的美景有些心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