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选已经定了。张辉并没有怎么犹豫就被江晓羽招揽到了H市,甚至接受了一定程度的降薪。
作为老板江晓羽和李木子自然也不会亏待了能臣干将。他们制定了很优厚的利润分配制度以激励员工们努力工作。不仅张辉如此,其他今后加入公司的骨干都有机会享受到公司的红利分配。
这样做,不但能稳定人心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合伙人制度。只有每个人都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时,才会用心地去工作,而不是抱着打工者心态得过且过。
他们现在主要招的就只有普通工人。他们在人才市场定了三天的摊位。由于公司会给工人们提供三餐和宿舍,其他条件也都不错,江晓羽预计三天内应该能收到不少简历,从中筛选出七八个合适的人选应该不成问题。
收简历的速度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两天时间就收到了快七十份简历!于是,两人决定提前收摊,开始面试工作。
对于工人的要求,他们并没有设定太高的门槛,面试过程也相对简单直接。但让江晓羽大开眼界的是李木子那与众不同的面试方式。
李木子在面试时几乎不问什么专业知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也不懂啊!”她更倾向于询问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家庭情况、曾经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平时的爱好等等。
通过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问题,李木子却能准确地评估出候选者的品性、学习能力和工作意愿。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木子这种“另辟蹊径”的招聘策略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第一批招的这些工人,除了有一个人家里有事儿必须回老家,其他的都一直跟着公司共同成长。有些人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业务骨干,还有人更是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了公司的中坚力量。
在H市逗留了两周后,机器厂商联系了他们。江晓羽早就把机器设计图纸发了过去,但大厂家的效率着实让他们等得有些心焦。经过近两周的研究和讨论,厂家今天才确认可以按照江晓羽的设计对设备进行定制调整,当然,要加钱。于是两个人又连夜买票赶往G市去谈判。
经过一番艰苦的磋商,他们终于和厂家达成了满意的协议。这时,两人才算是暂时松了口气,正准备好好放松休整一下疲惫的身心,江晓羽却接到了中介小孙打来的电话。
小孙语气有些凝重地告诉他们,房东已经到H市了,但似乎出了一点“小变故”,需要他们当面沟通。两人刚放松下来的心情顿时又紧绷了起来。他们焦急地询问小孙具体出了什么问题,但对方在电话里却支支吾吾、含糊其辞,就是不肯明说,只是一再强调要他们当面沟通。
无奈之下,原本打算回家好好休整两天的两人,只好再次收拾行囊匆匆返回了H市。
在房地产中介的办公室里,三人面对面坐着等待房东的到来。小孙终于扭扭捏捏地说出了那个所谓的“小变故”。
“之前我跟房东都谈好了,他也同意按我们的条件出租。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突然就变卦了。”小孙说着,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李木子一听这话,顿时感到额头青筋直跳,整个人都不好了。她生气地质问道:“你之前不是信誓旦旦地说肯定没问题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不知道他为什么变卦?”
小孙抓耳挠腮地回答道:“呃,其实是这样的。在你们俩看完厂房之后,还有一家客户预约要看房。我当时就跟他们说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定金都收了。但他们还是执意要去看,我想既然这样,就带他们去看一眼呗。”
李木子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瞥了小孙一眼,没搭茬儿。小孙看了他们一眼,有点心虚,但还是继续说道:“他们对那个场地也非常满意,提出能在你们的基础上涨20%,不过我可没答应他们啊!”
“那你没答应,现在又是怎么回事?”李木子不悦地问道。
小孙眼神飘忽:“就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房东,让他自己决定。可能是房东觉得就算双倍赔你们定金也能再多挣10万,所以就……。”
虽然小孙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但江晓羽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房租高了,中介的提成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现在房东突然违约,小孙肯定脱不了干系。然而,眼下他们也别无他法,只能等房东来了再谈。
江晓羽知道跟小孙继续纠缠下去也是徒劳无功,所以索性闭口不言。而李木子则是单纯地不想搭理他。然而,小孙却还是磨磨叽叽个没完,最后竟然还略带试探性地问道:“要不……您涨点?”
“涨你妹!” 李木子这次彻底爆发了,毫不客气地吼道。
李木子的河东狮吼让小孙瞬间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吱声了。于是,三个人在沉默中继续等待。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大约40岁左右、大腹便便的秃头男人慢悠悠地走进了办公室。
这位就是房东吴大明,一个小老板,名下注册了两三家公司。说来也巧,他的主要办公场所居然是在S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