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白发渔樵说春秋> 第12章 周昭王命丧汉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周昭王命丧汉水(1 / 2)

由于熊绎的先祖官职不高,分封时只给熊绎封了个子爵,封地在丹阳(湖北丹江口一带),夹在汉水和长江之间,靠近南蛮,属于周朝的最南边,不但荒凉偏僻,而且面积狭小,只有方圆五十里。

别看地盘很小,但熊绎却非常高兴,毕竟楚国有了封号,成了名正言顺的诸侯国。出发的时候,熊绎穷得叮当响,连个简单的代步工具都没有,只好领着全族人跋山涉水,徒步赶往封地。

面对遍野荒草的封地,熊绎对天发誓,一定要努力创业,强大楚国。随后开始搭建临时住所,并在住所旁边建了座宗祠。等到祭祀的时候,熊绎开始犯愁了,没有牛,没办法祭祀。

虽说条件艰难,也可以用其他动物代替牛,但孝敬先祖的祭品,熊绎不愿凑合。毕竟牛是当时最值钱的牲畜,干活时能顶好几个强壮劳力,是农耕社会的稀罕物。

眼看祭祀没法进行,熊绎就对占卜师说:“眼下口袋里没钱,也买不起牛,可这开国祭祀又不能省,要不你占卜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

占卜师说:“这事占卜了也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到邻国借一头牛,打个借条,来年还他。”

熊绎说:“那就占卜一下,看能不能借到。”

占卜师拿出铜钱,连卜三次,都是下下签,只好无奈的摇摇头。

熊绎说:“既然借不到,那咱就去偷。”

话一出口,周围人都吓了一跳,偷可没那么简单,一旦被抓住,后果将非常严重。不但要被砍头,而且会取消封号。如果封号被取消,楚人将没资格建庙祭祖,延续香火,几代之后,楚人之说将不复存在。

尽管风险很大,但熊绎还是下定决心,假扮山贼去邻国偷牛。离楚国最近的邻国是鄀国,鄀国是个小国,旁边好几座山,山里住着一些游散的蛮族部落。熊绎就假扮山里的蛮族,带上几个随从,趁着夜黑风高,去鄀国的农家偷了一头出生没几天的小牛犊。

虽然头一回盗窃,但进展很顺利,到丹阳后,天还没亮。为了防止天亮后人家找上门,干脆趁着天黑,迅速把小牛犊送上祭坛,完成了祭祀。为了记住这次委屈的祭祀,楚国就延续了晚上祭祀的传统,成为周朝唯一一个在夜间祭祀的诸侯国,熊绎偷牛这事也被记录下来,称作“鄀国盗牛”。

虽然楚国的开国仪式很艰难,但之后的创业更艰难。楚国地少人稀,囊中羞涩,周边山里还有不少蛮族部落对他们虎视眈眈。为了能顺利耕作,不受蛮族侵扰,熊绎采取了一种比“古唐国”更开放的政策,边境上不设防,蛮族人可以随意出入楚国,不用护照,也不用上户口,只要踏进楚国,就算加入了楚国国籍,可以和楚人混居,享受同等待遇。

蛮人做梦都想学习农耕,有了这机会,不少蛮人拖家带口的进入楚国,既增添了人口,又增加了劳动力。在熊绎的带领下,楚国发展顺风顺水,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

丰收之后,楚国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向天子上贡。楚国和镐京之间隔着一道连绵不断的秦岭,楚国的贡品又全都是土特产,没有运输工具,只能靠肩挑背扛送去镐京。为了不绕道,熊绎硬是披荆斩棘,在秦岭上开辟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也给后来的秦国摩擦楚国埋下了伏笔。

收完贡品后,周成王设宴款待诸侯,酒席摆了上百桌,偏偏没有熊绎的位子。因为熊绎身份低下,只能和鲜卑族首领一起负责“守燎”,相当于负责照看火堆火把。因为当时没有电灯,晚宴只能靠火把照明。

虽然熊绎受尽了委屈,但成王统治时期,国富民安,天下太平。熊绎趁机收购蛮族地盘,大肆向南扩张,地盘延伸到了长江边上,为楚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成王勤奋治国,节俭持家,但周公还是不放心,专门为成王写了一篇《无逸》,告诫他不要贪图享乐,迷恋游玩田猎。成王谨记周公教诲,尽心尽力的干了一辈子。临终之前,还不忘拿这些话来教诲太子。

成王死后,儿子姬钊继承王位,是为周康王。成王担心康王能力不够,特意安排召公和毕公共同辅佐。

康王继位后,延续了成王的治国方略,还专门写了一篇《康王之诰》通告天下,让诸侯国共同遵守成王教诲,维护天下稳定和发展。据说成王和康王治国期间,天下安宁,百姓富足,国家四十多年不用刑狱,史称“成康之治”。

康王离世后,儿子姬瑕继承王位,史称周昭王。周昭王是个小心眼,不但贪心,还很自私霸道。面对丰厚的家底,根本不想奋斗,只想做个躺平的富二代。

等到周昭王十四年,镐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国库的家底都被拿去救灾,周昭王的生活也开始陷入困境。

周昭王实在忍受不了消费降级,于是挽起袖子,开始了他的抢劫生涯。但周昭王是个窝里横,根本没胆量打劫西戎和北狄,只好挑家里最软弱的东夷下手。打劫了好几次,捞的油水还没有出兵花费的多,于是,周昭王就把目光盯向了南边的楚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