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从小就习武,并接受严格的训练。
李唐叹息了一下说道:“这才是我李家的儿子。是我连累了你们了!”
“相公,说这些无益,现在朝廷就是想要置你于死地。就算下了阴曹地府,我们还是一家人。”妻子贞烈地说道。
“嗯,李家从未叛国,就算是你祖上李陵,也并非叛国,只是众说纷纭,难解难分。但在我李家人的心目中,李家却是满腔热血,精忠报国。世人误会之多,我们李家的冤屈,也不必去申明,天理昭彰,公道自在人心。一代人要做好一代人的事,这就足够了。”李母淡淡地说道。
李唐尊尊敬敬地对母亲说道:“母亲教训的是,孩儿谨记心中!”
李唐母亲看了看李义,然后说道:“义儿,若苍天有眼,你还能活命,定要维护李家之声誉,让你父亲得以昭雪。”说毕,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孙子的头,身上虽戴着木枷,但还是可以看出祖母对孙子的疼爱。
“奶奶,我一定维护李家声誉!”李义年纪虽小,说话间却流露着少年之英气。
一家人相互说了一些告慰的话之后,便静静地躺在狱中。只见李唐看着监狱的周围,心中感慨万千……真是英雄落难时,亦是无计可施啊。
李唐自思道:“军马被贩卖,只有我和他二人管,我不贩卖,难道是他?这又怎么可能呢?不管怎么样,我们也是并肩作战了十几年,难道……”李唐越想越不敢想,最后就自思道:“唉!不想那么多了,都已成了死囚了,多想也无益!”
一日,从阳关来了一名将军要见王爷。阳关和玉门关相距三四十里地,是两个向西出关的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两关若是失守,河西走廊西部一带就十分容易沦陷。
“王爷,阳关的于将军求见!说有重要军情禀报。”一名侍卫对王爷说道。
于将军是阳关关城的守将,曾经和李唐一起带兵作战。
此人机智英勇,曾和李唐在沙场上并肩作战,战无不胜。后来和李唐一样,得到了朝廷赏识,赐封为阳关关城之守将。
于将军原名于辅,家族不详。和李唐常有交往,分管军马,受李唐之监督。但调动军马的实权却在于辅的手中。但王爷这次之所以先罪责李唐,因为李唐是监管官员,朝廷一旦问责,便先找监管人员,往往按一个监管不力之罪便可下狱。
李唐正是如此便下狱。下狱之后,生死就在一线之间。无论多大罪,若有人打点银两,便可相安无事,甚至无罪释放。但此次,即使使多少银子,性命却堪忧。王爷亲自来审问,谁都不敢过问李唐的事宜。
李唐身边虽有些得意将领,也想去求见王爷,但王爷却拒之门外,为李唐求情者,一律不见。因此,那些将领个个都无功而返。此次,于辅将军来到,本也想为李唐求情,但名誉上却是有重要军情禀报。
王爷想了一下说道:“哦!恐怕是为求情而来的吧,且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只见一名将军骑马带着几名随从进入城内,然后下马,步行上城池来见王爷。想必这就是于将军了,只见这名大将头戴钢盔,手持一钩镰枪,身上带着佩剑和弓箭。不久就见到了王爷。
“末将于辅参见王爷千岁千千岁!”于将军行武将单脚跪地礼说道。
“于将军一路辛苦了。请坐,”王爷笑着说道。
“谢王爷!”
“不知今日于将军有何要事?”王爷淡淡地问道。
这时,于将军示意王爷屏退左右。
王爷于是摆了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于将军看到王爷身边有个师爷一样的在身边,看了看有点不敢说道。
王爷见于将军还不敢说,就意识到,师爷还在身边,于是说道。“哦,这位是何师爷,自己人。于将军但说无妨!”
“末将有罪,末将办事不力,贩卖军马一事竟然惊动了王爷。”于将军跪下请罪说道。
“此事,非同小可,皇上已知晓此事。但已无碍,此事,我已拦截下来了。以后办事,务必不要留任何手尾!起来吧!”
原来贩卖军马一事,竟然是于将军与王爷有所勾结,但来查之人竟然也是王爷,真是贼喊贼捉贼,贼就在眼前,却是个官贼。
奈何李唐会下狱,此时,于辅来向王爷求情,是出于一份人情,还是掩人耳目,就不得而知了。
“敢问王爷,真把李将军下狱了?”于将军起来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