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近二十年没有见过,本以为已经将他遗忘了,却不曾想是不能被提起。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昨日方才雪停,厚厚的积雪还未融化,此刻却下起了雨,不似当年我被困住的那场大雨,它只淅淅沥沥的下着,扰着人心绪。
被这场雨扰乱心绪的还有静妃。
傍晚雨还未停,我站在廊前赏雨,一如当年,以竹为我披了一件衣服,悄声说:“贵妃娘娘,玉宁宫的静妃娘娘殁了。”
我不免有些震惊:“静妃娘娘?怎么会?”近几年,静妃身子抱恙,一直服用汤药,我问过太医和沈昭仪,只要静心养病,按时用药,最少还能支撑三五年。如今却突然听到静妃殁了的消息,实在费解。
以竹示意其他人离开,放低了声音道:“说是因为左丞相私自结交党派,有谋逆之心,皇上抓住了证据,便下旨处置了左丞相一家。”
“关于这个流言七八年前便有了,没想到是真的,静妃的死也多半与这有关。”
我和静妃娘娘的交情虽不算深,可听到她殁了的时候,还是真心为她难过。
皇上并没有以罪臣之女的罪名责罚静妃,还是依照礼法以妃位规模下葬。葬礼上大家都在真心的为她哭泣悲伤,哭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一朵明艳花儿的凋亡。
皇上的身子也不再如从前般健朗,时常疾病缠身,终于在他四十九岁生辰宴过后三月彻底病倒了,各宫嫔妃轮流照料,事关皇上圣体安健,阖宫上下都打起着十二分的精神。
凭着汤药和丹药吊着皇上的精气神,倒也让皇上强撑到了第二年春。
这天,我喂他服下了汤药后,他看着我,眼神却有些飘忽:“繁儿,你可还记得你嫁进太子府那天,阳光也是这般温暖。朕与你两小无猜,当初何尝不是一段佳话呢?”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紧紧抓住我的手,眼眶有些湿润:“繁儿,你在恨朕是不是?恨朕当初喂你喝下避子汤,因此坏了身子。后来朕登基,你有了身孕,却因为这个原因身子弱,又担忧你父亲,这才不幸小产了。”
他抓住我手的力气忽然变大了几分,激动道:“当初是无奈之举,繁儿,朕也是有苦衷的,朕也希望能有个属于我们的孩子。”
他咳嗽了几声,呼吸稳了下来后继续说道:“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政屿和淮奕,繁儿,你原谅朕了是不是?”
我暗暗用力将手缓缓抽出,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皇上,臣妾是贤贵妃,不是惠宁皇后。”
他的眼神顿时失了焦,摇着头喃喃道:“贤贵妃?繁儿呢?朕的繁儿呢?”
“回皇上,惠宁皇后早已薨逝数十载。”我毕恭毕敬地答道。
皇上似乎听不进我的话,一直喃喃低语着惠宁皇后的乳名。
我猜到这大抵便是太医口中的回光返照迹象,于是我索性将心中所想全盘托出:“臣妾尚在闺阁时便听闻惠宁皇后与当今皇上青梅竹马,恩爱非常,如今细细想来却恐有偏颇:如若真如外界传言那般,为何在惠宁皇后薨逝后不按皇后的规矩下葬、守孝,非要将期限延至三年?到底是您真的不舍,还是想要被天下人称赞您的深情?”
皇上闻言愣住了,像是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他,“您可知,外界亦有传言,说惠宁皇后善妒、无所出,甚至因为您不听劝告,延期至三年的原因,也让惠宁皇后背上了妖妃的骂名。”
“皇上,您做这些事的时候到底是为了惠宁皇后考虑,还是为了您能有个好名声呢?我并不了解您与惠宁皇后的故事,但惠宁皇后是京城中有名的世家嫡女,懂礼守法,我不相信她会不识大体,使解家名誉受损 ”
“陈承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身为帝王的你应该比我更明白,又为什么如此贪心呢?”
他听了我的话,目光呆滞的望向床顶,嘴巴微张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过了许久,我发现他再没动作,向前探他的鼻息,却发现早已没了气息。
先皇陈承胤于自己五十岁生辰时驾崩,谨遵先皇遗愿,与惠宁皇后合葬。
太子陈政屿谨守礼法,文韬武略,上能为先皇出谋划策,下能体恤百姓,忠孝礼仪皆为上道,加之先皇曾有立其为新皇的遗诏,便立陈政屿为新皇,不日登基。
我作为新皇的生母,被册封为太后,居住在荣安宫,其余妃嫔皆为太妃,一同在皇宫里颐养天年。
先皇三年孝期已满,边境一国求娶公主。我朝公主只有长荣一位福乐公主,自古公主和亲哪里有好下场?我去找政屿商量,希望他能够驳回这个请求。政屿猜到我的来意,如实说出了他的顾虑:“我朝军力财力虽尚且富裕,可万不能够支撑两国开战的费用,并且该国国力逐渐强盛,非要开战,我们只有一败。”
他说的是实情,但长荣是孟昭仪唯一的孩子,她若远嫁,孟昭仪日后该怎么办呢?
僵持不下时,长荣来了,她行过礼后开口道:“长荣自请远嫁和亲,以解当今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