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两章连发,以后都是这样。对了,继续求月票,感激,感恩啊!
……………正…………文…………
我军?
哦,是韩氏。
这消息智瑶暂时没有收到,多少讶异韩氏怎么就栽跟斗了。
上一次晋国西征,智瑶已经率军把秦国歼灭了三万多兵力,以当前秦国的体量,不说是伤筋动骨,过去一年的时间而已,秦国那么快就恢复了?
有那么一个事实,目前的秦国是游牧多于定居农耕的现状,成份大约是四六开的样子。这也是秦国城邑数量为什么会那么少,势力范围却是有点大的原因所在。
那一种现状之下,秦国的国力强不起来,再则就是行政指令很难通达,必将导致人员的调动会更加麻烦。
秦国的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兼并了太多的戎狄,再来跟秦人善于养马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比如说已经在秦国崛起的孟氏、西氏和白氏,其中的西氏和白氏就是一直保持游牧的习性。
等待秦国的游牧群体比定居农耕群体数量少,历史没有出现偏差的话,约要再过上四五十年,也就是秦国大体消化了戎狄,再意识到农业产能不足非但无法助涨国力增涨,太多人游牧还不利于高层对国家的统治,开始了他们的一次国策大变革。
那一个变革持续的时间非常久,什么时候完成这件事,史书没有相关的记载,后人也就知道有那么个行动,过程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魏驹摇头苦笑,说道:“如此一来,西境必有颠覆。”
智瑶说道:“且看秦国是否遵从盟约。”
这不,智氏打齐国,搞到变成了齐国的救世主,还跟楚军在齐国联合弄了吴国一次,没耽误智氏想找吴国进行一些合作。
魏氏在攻略郑国,期间也跟楚军打了一次,后来似乎也谈成了什么合作的意向。
所以了,韩氏被秦军击败,韩氏、智氏、魏氏……等等家族在同一个国家,以韩氏自己要西扩的意图,不代表智氏跟魏氏需要跟秦国拼命呀。
智氏在跟齐国打,有让其余家族出力吗?没有。
同理,魏氏在折腾郑国,不一样没有喊上其余家族。
其实,智氏或魏氏想加入西扩也行,只是智氏的既定战略是东扩,魏氏的扩张方向是南面,能在西边获得土地也不是智氏和魏氏迫切想得到的,韩氏能给智氏或魏氏什么足够动心的利益?
智瑶说道:“韩氏折损可重?”
没记错的话,韩氏这一次西征出动了三个“师”的兵力?
三个“师”对智氏来说不算多,折损掉也不会伤筋动骨,一些影响则是必然会产生。
魏驹摇了摇头,说道:“不知折损几何。”
要是魏驹有答案,该是多么严密在监视韩氏;不是监视的问题对智瑶更大,等于说魏驹跟韩庚联系密切,两家好到连机密也能互相告知了。
损失多少兵力确确实实就是一种机密,乃至于可能决定一个家族能不能继续生存,哪里是能够随便透露的呢?
智瑶觉得魏驹有点防着自己,不给前往“虎牢”就是猜测的理由之一。
说来也是,他们的身份已经得到转变,不是某人成了一家之主,便是某人担任卿位,随之改变的事情肯定不少。
以前年少时,能说什么和不能说什么,家长几乎都会嘱托,一些透露的话可能就是特意让透露的。
过大河期间,魏驹主动聊起了魏氏跟楚国在“鄢陵”的交战,还提到了吕氏的锜。
吕锜……,或者称魏锜,他在那一战射瞎了楚共王的左眼,随后也在跟养由基致师的时候被射杀了。
发生在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的那一场“鄢陵之战”,总的来说就是晋国和楚国打了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从那之后的一二十年里,双方不再具备挑起新一轮大战的实力。
当然,说晋国和楚国无法再挑起新一轮大战,指的是两个霸主之间的再次争锋,有其他国家招惹到晋国或是楚国的话,晋国和楚国还是有那个能力将冒犯到自己的小朋友殴打一顿的。
这一次,魏军跟楚军再一次打了个两败俱伤,也就是没有赢家,双方都是输家。
“可惜了,规模小了点。”智瑶不认为一个军团以下的损失会对魏氏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既然魏驹主动提到了自己家的事情,还不避讳提起楚国,肯定是有些暗示,比如询问智氏跟楚国是怎么回事。
“与楚国而言,当前首要乃是吴国。”智瑶说道。
这一点是共识,也是明摆着的事情。
其实也就是楚国家大业大,甚至还有点要剪除某些人实力的意思,要不然几次两三万人的折损出现在其余诸侯国,有哪个国家经得起这么折腾。
魏驹说道:“诚如是也!今次楚军北上,在宋与吴酣战,屡败吴军之手。”
什么玩意?
那些事情智瑶并不知道。
智氏散出去了很多的细作没有错,没有得到明确指令,让他们探查什么事情,平时就是一种静态待命的状态。
毕竟是细作,关键的时候才会动弹起来,每时每刻保持行动就是巴不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