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实惠又露脸的差事。
沈春柳正在蒸杂粮饼子。
杨水芹在切咸菜丝。
李荞麦在做黑面馒头,还有三合面的萝卜丝饼。半成品已经摆了一案板了。
姜英秀看着这个架势,马上就洗干净了双手,帮着忙活起来。
说话唠嗑地,一边帮忙打下手,一边就把事情问清楚了。
这一波下乡的知青,其实是最早的几批志愿支援农村建设的知青团队之一。
这帮大城市里来的年轻人,跟后来大规模上山下乡时候,必须得下乡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都是怀揣着梦想和豪情,真心实意来支援农村建设的。
姜英秀被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震撼了一下。
虽然后世也有很多理想主义者,但是那种真心实意扎根到落后地区的,不知是不是自己孤陋寡闻的缘故,她听过的和记得起来的,几乎都是些发达国家来华的老外。
就比如丁大卫。
而她的大学同学里,也有满怀激情,到桂云省之类遥远的山区去支教的。
但是一般最多待上个三年五载,也就回到大城市了。
很少有人会真的扎根在那些偏远边陲。
这个时代的人,真的如此单纯质朴,如此理想主义吗?
姜英秀觉得自己的心情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也许真的见了这些人,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吧!
萝卜丝饼出锅了,味道很香。
姜秋菊每天都要懒床的,今儿个竟然也起来了,到了外屋地,就捞了一块儿萝卜丝饼吃。
差点忘了,这个小姑姑,可长着个迎风都能闻十里地的狗鼻子呢。
多亏自己每次投喂两小只的时候,几乎都是挑这个小姑姑不在家的空档。或者干脆就把两小只叫到外头去了。
添了六宝一个小吃货,她真没觉得怎么样。
可是倘若要把投喂对象加上小姑姑,这乐趣怕是一丁点儿都不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