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婧对吴翠芳的决定一无所知,若是她知道,也只会一笑而过。
两世以来,她都没有考大学的打算,之前是因为没条件,现在则是因为不需要。
上辈子,她能成功,靠得是聪明的大脑、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一路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社会经验。
重活一世,她更加不觉得自己那个有必要,去考个大学来证明自己。
苏晓婧会这样想,并不是她认为学历不重要。
相反,因为早早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她比一般人更加明白那张纸的份量,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经历过动荡,人才凋敝的时代,拥有一张文凭,哪怕仅仅是个中专,也就意味着可以端上铁饭碗,一辈子都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但那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而苏晓婧本身就不是个求稳的人,她追求的是一条更加刺激,更有成就感的路。
她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几十年眼界和阅历,有这么大的优势,当然要抓紧时机,在这个遍地是金的时代,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又何必浪费时间去考什么大学?
吴老太不是固执的人,在闺女和外孙女的轮番劝说下,终于放下成见,不再反对苏晓婧摆摊做生意。
不过老人家提出一条,任何时候,不许再报喜不报忧!
那个生意能做就做,如果实在做不下去,就让人给吴家捎口信,总归家里那么多壮劳力,还能少了母女俩一口饭吃?
苏晓婧和吴翠芳赶紧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吴老太还是觉得不放心,又吩咐吴秋芳:“秋丫,你家就在县城,你帮妈看着她们一点,如果有事,一定记得跟妈说。”
吴秋芳立刻正襟危坐,一本正经道:“老太太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张寄红也连忙表态:“妈,您放心,我没事的时候也多去县城转转,也给妹子帮帮忙啥的,有我在,保证不能让人欺负了她们。”
吴老太白她一眼,吐槽道:“你就算了,谁知道你是来帮忙的还是来偷吃的。别到时候翠丫她们生意没做成几单,全进了你的肚子。”
所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下晌的时候,吴老太她们就回去了。
苏晓婧收拾东西,发现枕头下塞了一个折叠起来的蓝色条纹手帕,打开一看,零零碎碎加一起,足有两百多元。
不用说,肯定是吴老太她们悄悄留下的。
苏晓婧心里一暖,这个时候家家日子都不富裕,吴家壮劳力多,吃饭的嘴也多,来的时候就已经给她们拉了一板车的山货,现在又留下这么多钱,真的很不容易了。
苏晓婧将那手帕连同里面的钱,一起捧给吴翠芳看,吴翠芳看得直掉眼泪。
“晓婧啊,妈是个没用的,白长这么大岁数,没让你姥姥享到一点福不说,净让她操心了。”
“没事的,妈。”苏晓婧安慰道。
“只要我们把日子过好了,我姥就高兴了。”
“等再过一阵,咱们赚钱了就去看姥姥,到时候咱们给她买城里人吃的补品,买最好看的衣裳,再给她打一对大大的金耳圈,让她天天戴出去炫耀,你说好不好呀?”
吴翠芳想到吴老太晃着一对硕大的金耳圈,挨家挨户嘚瑟的样子,忍不住破涕为笑,抹着眼泪直点头。
她们将吴老太她们带来的山货归整好,早早睡下。
两天后,苏晓婧的卷饼摊正式开业。
母女两人早早在一中校门口支好摊子,苏晓婧还特意找了一块大纸板,用炭条写上大大的卷饼二字。
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她们这个摊子是卖卷饼的。
在苏晓婧的设想里,第一天至少能卖个百八十份的,可惜她们出师不利。
校门口渐渐有早起的学生经过,大多看都没看她们一眼,难得有个把学生停下脚步问了一句,得知一个不加蛋的卷饼要卖3毛钱,加蛋的竟然要卖到5毛钱的时候,便怪异地看她们一眼,随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两人是想钱想疯了吗?
这年头,国营饭店的大肉包子,一个才卖2毛钱,这饼虽然不要票,但里面连个肉沫都没有,居然敢卖5毛钱,真是心黑啊!
谁买谁是傻子!
母女两人顶着早春的寒风,站了个把小时,愣是没开张。
吴翠芳有些急了,小声道:“晓婧啊,你看这有人问,没人买的,咱们是不是卖得有些贵了?要不咱把价格降一降?”
苏晓婧摇摇头,耐心跟她解释:
“不贵的,咱这饼都得现做,用的是精白面,光鸡蛋的成本就要1毛多,再加上酱料、配菜那些,再低就不赚钱了。”
吴翠芳一想也对,便咬牙继续等。
又过了十几分钟,校门口人渐渐多起来,苏晓婧对吴翠芳说道:
“妈,您饿了吧?我先给您做个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