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一路逃离甘露殿,留下有些不知所措的李世民。
灌下一口枸杞泡白开,李世民扫兴地放下手中的奏章。
都说女大不中留,李丽质还没长大呢,就这样了。
以前听到要嫁给长孙冲这小丫头哀哀戚戚。
现在听到要嫁给李正,这小丫头又跑得这般快。
李世民心中越想越不爽利,拿起一旁的酒水喝了起来。
三日后的立政殿里,响起一声啼哭。
一个女婴诞生,宫女向李世民禀报道:“恭喜陛下,又添公主。”
李世民高兴地笑着,抱着怀中的女婴赐名李明达,封晋阳公主。
长孙皇后给了小名兕子。
一旁三岁的李治还有些懵懂,好奇地看着自己父皇怀中的女婴。
李治是晋王,李明达是晋阳公主。
一出生就给了公主封号,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非常喜爱。
当天李世民就宣布,长安解除宵禁三天三夜。
第二日群臣来祝贺,恭祝陛下喜得公主。
长安一片祥和。
几日之后
长安魏王府邸里,李泰这些日子茶不思饭不想,整日像个丢了魂的人一样。
长孙皇后来到李泰的府邸,细细打量着这里。
府邸的下人小厮纷纷行礼,这里很整洁,看着这里的一切点头说道:“青雀呢?”
知道自己母后来了,李泰再怎么失落也要来迎接。
急急忙忙走出自己的房间,李泰行礼说道:“母后,你怎么来了?”
瞧着李泰,长孙皇后说道:“不妨事,太医署的医官也说也要多走动有助于活血。”
李泰稍稍点头。
一边看着李泰的生活起居环境,走了一圈长孙皇后还算满意,院子里没有太多的女眷。
只有四五个下人照顾着李泰的日子。
长孙皇后坐下说道:“跟母后说说,李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李泰先给自己的母后倒上一杯白开水,说道:“李正这个人的性子孩儿也摸不准他。”
看着这碗热水,长孙皇后迟疑着说道:“记得是李正的泾阳县先喝这种水的吧。”
李泰解释道:“用李正的说法,这个叫做开水,其实习惯了之后确实会留下习惯,当初李正一声令下以后,泾阳人都不喝生水。”
“习惯?”
李泰想了想又说道:“怎么说呢?李正说这是种卫生意识,当有了这种意识之后,自然而然就是一种习惯了。”
长孙皇后点头,倒是孙思邈也倡导不要喝生水,朝中更是倡导各个郡县效仿。
“母后怎么突然问起李正了。”
长孙皇后喝下一口开水说道:“你父皇和房相他们商量要把丽质嫁给李正。”
长乐公主和李正之间的私交,其实很多人都知道。
当初为了她的婚事,李世民也是几番犹豫始终没有下旨。
李泰连忙说道:“以孩儿这些时日对李正的了解,李正此人没什么长远的志向,看起来他就想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聪明才智李正确实有,可孩儿觉得李正似乎真的不是做官的那块料。”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失声笑了笑。
“李正每日睡到晌午才醒,整日不是想着怎么挣钱,就是钓鱼,死要钱还有些慵懒,用千金难买爷高兴的态度,过着他自得其乐的日子,貌似就是这样了。”
长孙皇后放下手中的茶碗说道:“青雀,你和李正走得近,本宫要见见他。”
“孩儿明白了,安排好了便告知母后。”
送别自己的母后离开,李泰也为李正捏了一把汗。
母后这才刚生下兕子不久,这就出来走动了。
看来母后很看重丽质的婚事。
以前说是要出嫁长乐公主,就算长安议论纷纷,母后也没有这般打听一个人。
心里细细想着,看来这回父皇是真的打算这么安排了,不然母后也不会来找自己打听李正。
李泰连忙对自己家的下人说道:“备车马去泾阳。”
李正坐在泾阳河边眼瞅着正在钓鱼,听李义府来禀报说是李泰了,还没见到人就听到了身后的说话声。
“李正!跟你说件大事!”
提着鱼竿,李正长叹一口气,“魏王殿下,不要吓跑了我的鱼。”
李泰不耐烦说道:“你都挣了这么多钱了,几条鱼算什么。”
“魏王殿下有所不知,勤俭节约是个好习惯。”
李泰看着李正的神情不对劲,看向一旁的李义府小声问道:“李正这是怎么了?”
“说来上一次拒绝了五姓的生意之后,县侯就有些不对劲。”
重新走到李正的身边,李泰说道:“最近有空吗?”
李正面无表情地点头,“魏王殿下是不是打算还我钱了?”
李泰用力点头,“你要是肯见那个人,我就欠你的钱全部还你。”
李正如醍醐灌顶般站起身指着李泰说道:“此话当真?不许耍赖啊。”
见李正立刻来了精神,李泰又是有些诧异,“果然还是这臭德行,一提到钱就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