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那僧侣所言,显然是吉利的。
然,夏氏却着急地摆手,尴尬道:“师傅弄错了,这签我是给我女儿求的,不是给我自己求的。这签用来说我显然是不准的,我膝下只有一女,哪有儿女双全一说,何况我早已与夫和离,说夫妻和睦更是无稽之谈。”
这僧侣闻言,只道:“不是不沾福缘,只是福缘未至。此签已解,夫人若是为女求签,还请另求一支吧。”
夏氏哭笑不得,只好又进去重新求一支。
签筒摇晃,发出刷刷的整齐的签声。
又一支签掉出来,夏氏伸手捡来一看,眉头不禁一跳——下签。
嬷嬷在旁见了,沉默了一下,问道:“夫人可要去解签?”
其实她也明白的,但凡来求签祈愿的人,无非就是求个心里安稳罢了。
夏氏想着给孟娬求一支,因为从她嫁给殷珩的这一年以来,发生了太多事了,每一次都那么惊心动魄。
她想让她平安顺遂,一直和殷珩好好的。抱着这样的心愿,来求了一支签,如果是上上签,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可没想到,这第二次求的居然是下签。
夏氏捏着签,半晌道:“算了,不解了。你方才也听到了,那师傅说的那些,若是扣在我身上便说得全不准。明明方才那支签才是阿娬的。”
顿了顿,她又一一与嬷嬷分析道:“阿娬前半生跟着我确实很多坎坷,可她现在是殷武王妃,可不就是富贵安稳的?只要她与殷珩心意坚定,往后的路就一定会平坦坦。再有,儿女双全说的可不就是她?”
嬷嬷霎时笑道:“扣在夫人身上不准,可扣在王妃身上好像就全应验了。说不定先那支签还真是王妃的。”
这样一想,夏氏心里也跟着松了松,面上生出笑意。
到了午时,夏氏与嬷嬷一起去斋堂用斋饭。
这护国寺的斋堂很大,不仅供寺里的僧侣们一日三餐,也供来往香客们的斋菜饭食。
夏氏在斋堂才又遇见了那个救她的男人。
她先到斋堂的,那人来时她已经在靠窗边坐下了。
夏氏想着正式给人道谢,便主动去帮忙拿了一份斋饭来给他。
他伸手接过,道:“多谢。”
夏氏有些局促道:“应该道谢的人是我,若不是阁下出手相救,只怕我也不能站在这里的了。”
随后他也捡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用斋饭,离夏氏并不远。
夏氏好歹也在旭沉芳铺子里见惯了人来人往的,虽然感到拘束,但也不至于失礼。
饭后,他礼尚往来地请了夏氏一盏茶。
窗外的雪纷纷,放眼望去,外面的世界朦朦胧胧,比烟雨时节还多了几分缥缈。
夏氏道:“阁下也是上山来祈福的吗?”
他若是专门上山来求福祈愿的,难免显得有两分奇怪。
因为来这护国寺求福的,绝大多数都是女眷。即便有男子,那也是随同着自家女眷一起前来的。
可他好像是孤身独自一人来的。
果然,他道:“不是。听说护国寺风光独特,香火鼎盛,颇具此地的风土人情。今日大雪,料寺中少人,不来看看倒可惜。”
原来他是特地挑了这样人少的天气,来逛寺庙的。
夏氏道:“阁下不是这京里人?正巧,我也不是,这地方我也是头一次来。”
中午他用过斋饭后就要走了。
可雪还没停,夏氏便把自己的伞给了他,道是自己一会儿要听寺里高僧们诵佛谒,等听完肯定也雪停了,所以也用不上伞。
他不了解这里的天气,故询问小沙弥道:“这雪大概还有多久停?”
小沙弥看了看逐渐开阔起来的天色,道:“应该再有一两个时辰就会晴了哩。”
一两个时辰,应该听完寺里僧侣诵佛谒后刚好。
于是他见夏氏十分郑重地双手把伞递在他面前,最终也没推辞,伸手接了过去,道了声谢,撑了伞转身就离去了。
夏氏和嬷嬷站在寺门屋檐下,看着那抹背影渐行渐远。
伞下的飞雪越发衬得他的背影冷冽肃穆。
不得不说,那人身上还真有种令人胆怯的气场,现在他走了,夏氏下意识就轻轻吁了一口气。
嬷嬷温言笑道:“夫人先前还说用完斋饭后坐会儿咱们就回,可现在把伞给了他,咱们就真得去佛堂里听听诵经了。”
夏氏道:“他的伞也是因为救我才弄坏的,总不能让他还淋着雪回去。就当是我由衷谢过了。”她转身看向佛堂,又与嬷嬷道,“我们只能先进去等雪停了。”
佛堂里,不消多久,就响起了阵阵梵音。
这厢,孟娬见这雪大起来,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停,怕是她娘要被雪阻了回来的路了,遂又问崇仪借身干练的衣裳来穿,一边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