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有一份“剧本黑名单”,由好莱坞资深编剧和审稿人富兰克林·伦纳德创立,创立这份名单的初衷本是好友间互相交流看到的好剧本,以消磨时间。
但久而久之,这份名单在业界打响名声,名单内的剧本被制片公司看中的概率极高,且制作成的电影口碑也都不错。
大名鼎鼎的《朱诺》《逃离德黑兰》《宿醉》《国王的演讲》均出自这份黑名单。
黑名单于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发布,业界都十分关注这个名单,张元君每年都会关注新上榜的剧本,以及那些被制片公司买走的剧本。
今年的黑名单还未公布,张元君在家无聊,在编剧协会的网站上翻看去年年底发布的黑名单。
榜首是一部名叫《荷兰,密歇根》的悬疑片,编剧署名是安德鲁·索德罗斯基,黑名单里备注这部影片被妮可·基德曼的公司购入,但制作到了何等地步尚不清楚。
排在第二的电影名为《军情六处》,看名字就知道是一部特工片,备注显示这份剧本来自环球公司,但业界尚没有这部影片的任何消息。
张元君翻看黑名单,大部分剧本名字很陌生,看来即使上了黑名单,被电影公司购入版权,也不见得能被拍成电影。
拍电影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张元君在黑名单的末尾发现一份名叫《Manchester by the sea》的剧本,编剧署名肯尼斯·罗纳根,版权方是一家名叫珍珠街的影视公司。
张元君对这部电影很眼熟,但不认识这家珍珠街影视公司。
就是不知道这家公司有没有开拍这个剧本。
张元君在网上搜了一下珍珠街影视公司,发现这是马特·达蒙的公司。
张元君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经理人:“埃迪,你能联系到马特·达蒙吗?”
虽然不知道自己老板想干什么,但埃迪还是说:“可以联系。”
“那好,你帮我约他明天见面。”
“Come on boss,这种巨星的时间很难约的。”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明天要见到他,而且最少要约到1个小时的会谈时间。”
“我尽量给你办。Zhang,你找马特·达蒙干什么?”
“他手里有一个我很感兴趣的剧本,我想看看能不能让他转给我。”
埃迪听老板这么说,松了口气:“约商务会谈比约私人见面要简单的多,我想我可以办到。”
第二天上午10点,张元君和埃迪还有各自的助理,还带了一个版权律师,五人落地旧金山。
通过一夜的打探,张元君现在已经知道了,马特·达蒙并没有开拍这部《海边的曼彻斯特》,他买下版权后,本想自导自演,但他档期实在调不过来,只能把这片子放下,选择退居幕后当个制作人,择机为影片选个合适的导演和演员。
没拍就好办。
马特·达蒙最近在旧金山为下个月开机的新片《火星救援》做最后的动作训练,每天除了锻炼就没别的事了,这就让马特·达蒙的时间变的很好约。
马特·达蒙知道张元君,24岁戛纳封影帝,想不知道都难。
马特·达蒙既然愿意见面愿意谈,想必也是有想法出售版权的。
这就给双方的会面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双方约在马特·达蒙入住的酒店见面。
马特·达蒙刚在训练营中度过自己44岁生日,张元君送上一份迟来的礼物,一罐上好的茶叶。
他其实也不知道马特·达蒙喝不喝茶。
张元君热心地向他介绍这是产自中国闵省的茶叶:“连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喝这个。”
闭着眼吹大红袍呗,张元君要是送茅台酒中华烟也这么说。
马特·达蒙欣喜地接下这罐茶叶,请众人坐下:“我要把这罐茶叶收好,避免等下要是谈得不好你拿这个罐子打我的头。”
众人一笑。
马特·达蒙说张元君是第一个上门要买《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人。
“黑名单上的很多剧本都拍不成电影,”张元君在陈述一个事实,“超过一半的立项剧本会在筹备期因为各种理由停摆。”
马特·达蒙点点头,甚至调皮地补充:“7成,超过7成的剧本拍不成电影。”
好莱坞每年收入超过5万份剧本,每年能立项多少?立项了又有多少能真的拍出来?
国内市场也不遑多让。
说了两句闲话,众人终于把话题拉回到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张元君很直白地表达了对这个剧本的喜爱,希望马特·达蒙能够割爱:“Lee这个角色我想我一定能演好。”
Lee是个郁郁寡欢愁眉不展的人,这种气质的角色恰好是张元君最拿手的。
马特·达蒙笑道:“我看过《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