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文字的解释,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多用姜,象征掌权的是女人,而到了父系社会时,男人掌权了,自然就用的是“儿”,也就出现了羌。更进一步的解释是,姜、羌在甲骨文中是头戴羊角头饰之人,显然他们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游牧部落。
许乐听着介绍说道“华夏文明西来说的始作俑者就是安特生,他认为齐家文化要早于仰韶文化,而齐家文化是有西方文明的影子的,所以受到西方的喜欢,但是夏大鼎先生在宁定县阳洼湾齐家文化遗址的填土中有两片仰韶时期的陶片,根据考古地层学的原理,在早期的地层中不可能出现晚期的遗物,这一发现使得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年代序列有了地层学上的铁证。这一发现完全攻破了安特生的观点,“华夏文化西来说”就失去了考古学上的根基。
许乐不禁笑了笑,然后仔细的看了一下“华夏第一铜刀”,这是在马家窑遗址中发现的,铜刀取到了石刀和骨刀,生产力大幅提高,许乐看着这把铜刀在想着这和二里头是否有关系啊,尤其是再看到那些玉器,从东边的良渚到北边的红山再到这里,中原实际上产玉就一个地方啊,而且是没有绿松石的,绿松石大部分都是在西边啊,那是不是说明了夏商两代大量的绿松石都来自于这里呢?
许乐看着那几件圆雕玉人立像的复制品,造型精美,玉质通透,且男女有别,古朴生动,有的雕像在各器官部位嵌有多颗绿松石。这类雕像或许是作为膜拜的对象而制作的,这是对神的崇拜还是华夏早期的宗法观念呢?是不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拜和尊敬,用珍贵的玉料来制作祖先像可能是对祖先的一种敬畏?
许乐有点想不明白,随后被那个中年人带到了遗址坑旁边看了看,比辛店那边好点,但是也没啥东西了,都没有人看护,很无奈的样子!
随后,许乐向那人道谢,就直接往临洮马家窑遗址!
下午两点多,许乐到了临洮的县城,吃了五六碗的拉面,地道,要了不少的牛肉,然后赶紧快走,在三点之前到了马家窑遗址,东临洮河。
这里就是著名的马家窑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安特生干的,弄走了不少完整的彩陶,都是华夏的瑰宝,想想那个时候的正反府啊,没人顾得过来这些啊,哎!
许乐现在是明白了,啥都不如钱管用,他直接找了人给了五块钱,那边有个男的,屁颠屁颠的就带着许乐转悠起来,这边没有东西了,其实刚才在齐家坪那的博物馆都有了,主要是感觉一下现场的情况!
那个男同志给许乐讲着房子、目的、陶器等东西,分析对笔者马家窑遗址和半山、马厂、石岭下遗址的不同,还大致介绍了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广河地巴坪,以及兰州的青岗岔、花寨子、土谷台、白道沟坪与永昌鸳鸯池和西海乐都柳湾等各地的不同,最后得出结论:从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文化诸类型的年代顺序是: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最主要的是这个男子给许乐看了两张照片,是一个权杖的照片和一个神人纹彩陶壶的照片,许乐一愣,权杖一般都是在西方,怎么在这也有了,那个男子说就是本地出土的,但是现在已经被弄到金城博物馆了,许乐感觉到这里确实是一个文化的交流地啊!
但是那个神人纹却让许乐很震撼,他感觉就好像是六个人在手拉手的祈祷一样,好像是在讲各自的力量贯穿起来,向上飞升一般,他突然想到了这不是一种修炼的功法啊?问那个人这个东西现在在哪里,那个男子说已经被列入一级文物收藏了!
许乐点了点头!
最后,许乐又去了一趟寺洼,纯粹是属于凑份子的,就是来了转悠一圈,和辛店一样的落魄!
随后,许乐一路狂奔想着拉寺而来,在山间密林中,雪大还要不时地看着路,终于在晚上八点,许乐感到了拉寺的小镇上,他随便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了下来,先是洗了个澡!
然后到下面吃了几碗牛肉面,回到房间开始写东西!
先是一片《河潢地区,文明交互的序幕从里来开》,雍州被称为“丝路孔道”,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交汇之地。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先周、早期秦文化,魏晋河西文化,到汉唐时代丝绸之路文化,宋辽夏金元时期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同演绎了绚丽多彩的雍州区域文明。在数千年里,东西方正反三台、经济与文化在这段狭长的地理空间交流对话、相互激荡,不同族群在这里迁徙流动、融汇共生,最终形成了厚重而又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经历了从多元到一体的过程。位于黄河上游的大地湾文化,与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诸多史前新石器文化并行发展、竞放异彩,又相互影响,碰撞融合,共同形成了灿烂的早期中华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这里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器表打磨细腻。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其具有辉煌的彩陶文化,达到了世界远古彩陶史的顶峰。
齐家文化是以雍州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