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见李斯也没有办法,就召见所有的大臣商议。大臣们来到殿上,二世就看着他们道:“三川郡守李由无能,连一群盗贼都抓不住!还有关都尉赢魁,竟然让盗贼给灌醉了!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就会笑掉老百姓的大牙啊!真是岂有此理!现在是不是要朕把咸阳拱手让给叛贼呢?你们都说话呀?怎么都哑巴啦?”这时,站在朝臣中间的一位老臣格外引人注目,他胡须皆白,神情肃然,看上去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他就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子王贲。六国中的魏、燕、齐三个国家都是他打下来的,因此王贲也是赫赫有名的老将。前些时候因为黥布谋反,杀了他的次子王云,现在又听说他的三儿子王翱也已经为国捐躯了,他简直伤痛到了极点,以至于悲伤地生起了病来。可是当他听说楚人已经打进了关中时,就再次挺身而出,来到了朝堂之上,他一心要为国家贡献最后的力量。当他听了二世的话后,就大义凛然道:“陛下,老臣愿意为国分忧,现在愿意率军前去击贼啊!”
二世听说有人要主动去击贼,就赶紧抬头仔细地端详王贲,然后大为感动地道:“老将军忠勇可嘉,不愧是秦国的柱石。可是盗贼有几十万人,而中尉军才有几万人,况且老将军已经年过六旬啊?”王贲道:“兵在精,不在多。楚人虽然嚣张,却是乌合,只要秦军能阻住丽邑东面的戏水,臣就有办法击退叛贼啦!”二世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说:“老将军,光凭咸阳的几万军队怕是不行吧?”王贲似乎早就想好了要说的话,便胸有成竹道:“陛下,秦国现在面临灭顶之灾,在此非常时期,就得想非常之法!”二世问:“老将军有何良策快讲来朕听?”王贲就道:“现在情况紧急,从别处调军来不及。臣听说先帝的大陵已经完工了,在骊山服役的刑徒尚有十余万人,他们又靠近戏水。臣冒死请求陛下:请您立即赦免他们,然后发给武器,令其击贼,定可挽狂澜于既倒啊!”
二世一听,精神大震,就大加赞赏道:“王将军此计大妙啊!朕立即照办,立即照办!可是谁来将兵呢?”忽然有官吏跑进来报告:“报!陛下,宁泰已经陷落,贼们气势汹汹,他们以战车开道,正向郑县进犯啊!”秦国君臣大惊失色。王贲急道:“陛下,情况紧急,中尉军由臣来率领;骊山的徒众可另派他人率领!”二世急忙问:“你是秦国的名将,除了你还能有谁将兵啊?”王贲道:“臣保举一人,此人可领徒众!”二世就忙问是谁。王贲依然是胸有成竹地说:“就是在骊山监管徒众的将作少府章邯。”
不等二世开口,赵高先失笑道:“一个小小的将作少府,怎么会击贼?现在除非孙、吴再世,别的人!哼……可你倒好,推荐了一个无名之辈?”王贲见赵高插嘴,就恼怒道:“以你之意,就是要把咸阳拱手让人了?”一句话问得赵高哑口无言。二世也有点不解地问:“是啊,王老将军,此人的事迹朕从未听说过,他岂能派上用场?”王贲道:“陛下,此人曾经在攻灭han国和赵国的战斗中立过大功,臣知道他,况且他长期负责修建先帝的大陵,对徒众又十分了解,因此必能服众。臣在数月前安葬先帝之时,就看到他调军有方,葬礼安排得有条不紊,现在若是让他率领骊山的徒众攻其不备,必定能够出奇制胜啊!”
忽然又有官员跑来报告:“报!陛下,叛贼前锋已经到了郑县!”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朝廷上下顿时乱成了一团。二世无奈道:“叛贼将至,即使赦免了骊山的徒众,怕也来不及了啊?”王贲愤声道:“陛下勿虑,臣到了前线,根据情况再做决定:能打就打,不能打,臣可以先去诈降,只要能稳住叛贼,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听到这话的人顿时一齐看着王贲,停止了喧哗。王贲就斩钉截铁道:“老臣赶赴丽邑,如果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臣就去诈降,一定要稳住贼众,那么您就尽快让章邯出击,贼们必定防不胜防,况且他们一路而来,必定也有骄傲的情绪,更何况他们是昼夜行军,已是‘强弩之末’!”二世就含泪道:“老将军这主意确实好,可是您深入虎穴,如果遇到不测……”王贲正义凛然地道:“陛下,为国尽忠,臣之愿也,请陛下勿以臣为念!”二世大为感动,几乎要流下泪来。
将军冯劫见王贲如此忠勇,也感动道:“陛下,咸阳尉杨熊和宫廷尉司马夷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让他二人担任王将军的副手,可谓如虎添翼啊!”二世大喜,就立即传杨熊和司马夷上殿。杨熊和司马夷来到大殿,跪呼万岁。二世一看一个是红脸黄须的大汉,一个是黄脸紫髯的大汉,就让二人起身说话。二人昂然起立,势若猎豹。二世见二人如此威武,就赞叹道:“果真是壮士!”就问红脸的道:“卿叫何名?有何本事?”大汉道:“臣是咸阳尉杨熊。山东的盗贼,在我看来,如同小草!臣愿意拿着宝刀全部割了献于阙下!”黄脸大汉也愤声道:“杨将军说的正合我意!我二人必定能够割下贼首的脑袋,献于庭阙!”二人说话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惊得二世瞠目结舌,就不停地夸赞道:“好!好!有如此猛夫,朕无忧矣。”就立即封王贲为大将军,并赐给节钺印绶,封杨熊、司马夷为副将军。杨熊听二世说他是猛夫,为了显示力量,磕头谢恩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