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纯曾经想过,趁热打铁,趁着这个时候,多在江城买些地,等到九十年代再盖房子往外卖。
但罗凯铭觉得买地这事儿不宜操之过急。
尤其是娄副市长现在就特别疑惑,他怎么想都是自己这边赚了便宜,想不明白罗凯铭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置换方法,但为了市政府的利益,他还是同意了。
要是再多买几块地,娄副市长说不定就回过味儿来了。
一动不如一静。
罗凯铭说:“宝宝,咱们华夏国地大物博,有那么多的城市,也不一定就非要可着一个城市来薅羊毛嘛。”
林雪纯觉得自己应该调整一下思路,这里不是港城,后下手就没有地了,需要早早的买好囤上,这边确实不急于一时。
一线城市的地没有了,还有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地没有了,还有三线城市。总之,靠这个发财,还有三十多年的发展涨幅呢,确实不急于现在一时。
第二天,蒋秘书就给两人拿来了合同草案,上面的每一条都是按照昨天他们商量好的条款来写的。
不过,娄副市长做事情的确细致。
不但把港口的地和赠送的地的范围都标注清楚了,就连以后学校建成后的验收标准都写上去了。
罗凯铭看过后,就交给了林雪纯。
林雪纯看完后,说:“这个娄副市长,之所以要写这么清楚,是不是担心咱们会缩减学校用地呀?”
“我看八成就是这样了。”罗凯铭笑着说。
因为现在的宿舍楼和家属楼最多就是七层的,所以娄副市长昨天回去后,让人连夜去量了那块地,感觉最多只能盖十栋楼。
他不相信罗凯铭盖房子就是单纯的给员工建宿舍楼,就凭周边有学校这一条,肯定是要往外卖的。
为了保证学校的利益,特意在上面加上了这一条。
但罗凯铭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压缩学校的用地。
他之所以要一起修建学校,就是为了可以用旁边的那块地修建高楼。
如果学校不是他来主持修建,那才是真正的损害了他的利益。
虽然他不了解现在的政策有没有规定,但是上辈子的他在学习建筑的时候,学到过的注意事项中,就有修建高楼不可以挡住附近学校教室的阳光。
曾经有个案例,就是有所学校为了避免新修建的高楼挡住办公室的阳光,直接把办公室和教室给换了个个,这样办公室成了教室,另外一边还在建设的高楼不得不因为学校的这一举措而停工。
这家公司所有的规划都要重新审核,为此停工整整两年。
所以,罗凯铭准备把学校的教室、宿舍和办公室都建立在距离他们这个项目比较远的那一边,距离他们这个项目近的是学校操场。
这样,不管以后政策怎么改变,都不会影响到他们自己项目的建设。
于是,在林雪纯给蒋秘书打电话,说合同草案没有问题,让他们选择合适时间签订合同时,罗凯铭已经在空间里,用他那台许久都没有排上用场的电脑开始画学校的设计草图了。
每一张草图上都标明了他们公司自己的项目和学校之间明显的界限。
到了签合同的那一天,娄副市长看到那些草图后,心里也是颇为安定。
等到合同签完,有了合同的约束就更加放心了。
而签合同这天,江城电视台和报社都来了,想要记录下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毕竟吉易贵集团是江城拉到的第一笔外资,但罗凯铭考虑到之前答应徐爸爸和徐妈妈的话,要对徐远方一家保密自己的身份。
在与娄副市长和蒋秘书沟通后,就早早的在记者的摄像机和照相机就位前就签好了合同,等到那些记者带着长枪短炮来到签约现场,就换了高照上去。
这样,就算徐远方从襄城的报纸上看到签合同的照片,也不会怀疑到吉易贵集团是跟他们有关系的。
其实,这也是他们多虑了。
徐远方现在完全被陈老太支使得团团转,根本就没有看报纸的机会,就更别说看电视了。
陈老太得知徐远方没有从徐家父母那里得到好处后,就想催着徐远方去一趟。
可徐远方舍不得小儿子,不想离开。要去江城,也要带着小儿子一起去。
那陈老太可舍不得,徐远方的小儿子陈贵是他们陈家唯一一个健康的孙子,她可不舍得让自己的亲孙子去那长途汽车上忍受颠簸。
可她的孙子仿佛并不那样想,虽然陈贵只有两岁多,但因为陈老太和徐远方都宝贝他,所以长得比三四岁的孩子还要高。
就在陈老太抱着他说,咱们不去受那个罪的时候,他非要挣脱陈老太的怀抱去找妈妈,陈老太担心摔了他,跟着走了一步,结果前面是台阶,一下子就踏空摔了下去。
虽然只有一层楼的台阶,但对一个两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