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那会儿,李绿如一直都在老家朱家湾读书。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看,她正儿八经坐在课桌上读小学课本的时间,还不如坐在钢琴旁弹奏的时间要多。
她当时就读的学校有一个钢琴老师,老师退休之前一直在上海交响乐团参演,一直都很有名望。
而母亲是她钢琴启蒙老师,年轻时的母亲对钢琴的热爱已经到了旁人惊叹的地步。有时大家会认为她喜爱钢琴高于亲人,高于恋人。的确如此,母亲爱她,但母亲更爱钢琴,她希望李绿如替她完成走向高台的梦想,母亲祈祷声伴随着她出生的啼哭声——上帝回答了她,李绿如的出生延续了她的钢琴之旅。
当李绿如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母亲就把她抱在怀里,让她触碰黑白琴键,小手轻轻一动,无论发出什么声响,母亲都会为她惊呼。
要上学的年纪,李绿如被送到那位有名望的钢琴老师所在的学校,于是她一整个童年几乎都反反复复地坐在老师的那架黑色钢琴面前,不停地弹奏,不停地翻动乐谱。
直到六年级的一天,老师把她拉到身边,她扶了扶眼镜,跟她说:“你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你该拥有更加适合你的钢琴。”
“你的爸爸在杭州工作,你的妈妈为了你留在了朱家湾,但你们都不应该留在这里。离开朱家湾吧,去杭州,去更大的城市,去寻找你自己的钢琴。”李绿如有些茫然地抬头望着老师,老师的眼中有着什么东西在闪烁,花白的头发使她变得更加苍老。
后来她的爸爸带她去了杭州,当时在年幼的她眼里,爸爸是平日里不太常见的,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他并不反对她弹钢琴,但是他没有像老师嘱托的那样送她去专业的音乐学校。
他问她:“你读过书吗?”
李绿如有些懵懂地点头:“读过。”
他也跟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应该去一个能学到知识的学校读书,我会帮你找个好学校的。”
来了杭州之后她发现,在朱家湾人人羡慕的城市里学习是怎样的一种痛苦。
她成绩并不太好,之前大力花在记忆钢琴琴谱的脑子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以至于一背诗就忘,一提笔就卡壳。在杭州学习压力大,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回家,他会一脸严肃地看着她的作业本,他的监督和那时的学习环境,与李绿如之前的混日子式读书相比,简直就叫暗无天日。
不仅如此,周末仍然要去补习机构恶补她学不会的数学。
那天,她仍然像一百个日子里那样重复着上公交坐车回家。没什么特别的,李绿如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刚好能闻到便利店关东煮的香味。
路过西湖,杨柳生出绿枝随风飘扬,空气里充满着春天的味道,在她生活的街区,一年难以见到这么令人舒畅无比的景色。
前排有个男生拿着单反,他侧着身,偶尔拍一张一闪而过的风景。李绿如有些好奇地打量着,男生拍了几张之后,他低头,优雅地整理好衣袖。
李绿如好久才看清他的侧脸,平静如深潭的内心,忽然像被某人丢了一颗石子。
很像,很熟悉的一张脸。
他下了站,她也不管不顾地连忙跟了上去,偷偷摸摸地跟他转了几条街,直到他停在一块灌木丛边,半蹲在一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小猫旁边,从包里拿出食物,小猫吃完,便歪着脑袋轻蹭他的手。
他开着玩笑:“这么聪明知道在这等我啊,那学声汪汪听听。”
小猫歪着脑袋疑惑地瞧着他。
真可爱呀,躲在一边的她忍不住笑出了声。
男生忽然回头,看到李绿如后,面无表情地皱了皱眉。
被发现了。她想起之前爸爸告诫她的与人交往十忌之一,站在人背后偷听。
真是要命,她紧张地扯了扯书包带,恨不得一头钻进土里。想装作路人混过去,但又想欲哭无泪地和他解释我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因为小猫很可爱。
好吧,可能有一点原因是他也……挺吸引人的。
这当她踟蹰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时,他却开了口:“李绿如?”
没想到他还能认出她,李绿如有些惊喜地抬了头,他的表情有些缓和了,但还是让人觉得有些生硬。
“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她笑得有些心虚。
他嗯了一声:“变化挺大。”
你也变化挺大,她内心嘀咕。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减肥成功了。”
“你之前就挺好的。”
她只是当他客气,没有情绪的语气,总让她觉得从他语气里透露着陌生人之间的冷漠。
果然还是变成陌生人了。她叹了口气,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尖,脸颊因为刚刚用力过猛的笑容而变得有些僵硬,思绪在夏季凝固的热流里闷闷移动,颓废又难过。
两人大抵都是不善言辞的人,很久没见就只剩下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