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玄幻魔法>万灵灭魔阵>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大同之大不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大同之大不同(1 / 2)

陆翊在玉简内读到的第一句话便让他浑身一震,因为那是八个大字:万灵同宗、天下大同。

这句话让陆翊第一反应便想起了那万灵归宗诀。难道,两者阐述的是同一个道理?陆翊开始往下看。

玉简内记载了一部名为“通灵混沌诀”的功法,这部功法是通灵魔君留给自己夫妇真正要找的传人的。

在这部功法里面着重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炼一种陆翊从来没有听说过、接触过的甚至都不能用任何一种已知的称谓称呼的东西——混沌之力。

按照玉简内的记载,这混沌之力乃是通灵魔君所命名,也许有别的修士也发现了它们的存在,给它们定义了不同的名字,但是它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这混沌之力乃是世间所有能量的最初形态,无论灵力还是魔力都是它的后期表现形式。修士在修炼的过程中若是没有为自己可用的能量吸纳,就无法进行修炼,可是若是能够吸纳混沌之力之后将其转换成自己需要的能量,那不就可以继续修炼了吗?通灵魔君的功法理论就是以将混沌之力转换成任何形式的灵力、魔力为基础的。通灵魔君经过长期的参研发现,人族修士其实在这方面要领先于魔族修士,这主要是因为灵力跟魔力不同的特性所决定的。魔力就一种单一的表现形式,可是灵力却分为金木水火土等等多种,魔族想要补充自身魔力,只要从魔晶当中直接吸收就可以了,可是人族修士要补充灵力,因为含有灵力属性的灵石比较稀有,往往只能通过没有灵力属性的灵石来补充,然后经过功法转换才能获得适合自身灵力属性的灵力,所以人族修士其实在这方面已经领先了魔族一步。可是那无属性的灵力还不是最原始的混沌之力,通灵魔君也曾尝试用无属性灵力来转化魔力,却没有成功,最后通灵魔君就是在研究那无属性的灵石的特点时才发现的在其背后还有更高等更原始的能量表现形式,即混沌之力。

混沌之力是最为纯净的东西,它具有非常极端的两种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会表现的十分的平和,不具备任何的攻击能力,相反,它还极具包容力,可以接纳其它的物质跟它组成全新的能量;但是一旦激发了混沌之力的另一个极端的特性,就会变得极其的狂暴、具有极其恐怖的破坏性,这便是利用混沌之力进行攻击的理论基础。这混沌之力无法通过普通的行功方法得到,所以就无法修炼,如此一来,首先做到能够获得混沌之力便至关重要了。通灵魔君自己也没有参悟出如何直接获得混沌之力的方法,他只是通过多年的研修另辟了一条蹊径。

在通灵魔君的记述当中,要得到混沌之力,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摒弃一切以前所修的功法,转而从头学起,去修炼通灵魔君所创的一套全新的东西,不管你的修为达到了什么高度,都得从零开始,若修炼者乃是白纸一张,没有修习过任何的功法反而更好,因为他们不会有以前修炼的惯性思维,更容易接受通灵魔君的一番颠覆常理的理论。

通灵魔君创立的得到混沌之力的方法,是一种逆向分离的形式,乃是从修士获得的灵力或者魔力当中剥离而出的,就如同炼器时的提纯去除杂质一般。首先,修炼者要将丹田气海一修为二,一个用来储存已经提取的混沌之力,另一个则用来存放灵力魔力等用于分离混沌之力的其他灵力。修炼第二丹田,这就要求修炼此功者要先练体,特别是人族修士,身体本就孱弱,若是承受不来从原本的丹田上分裂出来第二个丹田所造成的伤害及痛苦,便很有可能连原本的丹田都报废,那样的话整个人就废掉了。一旦丹田分裂成功,两部分丹田内储存的不同能量可以单独拿出来使用,这一来,施法者无形中就多了一套手段,能力肯定要有大幅的提升。所谓高风险伴随着高回报便是如此了。

这一关对于陆翊来说倒不是什么难题,陆翊原本就法体双修,散功之后,强横的身体还在,所以这第一关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按照通灵魔君提供的方法修出第二丹田即可。

看到这里,陆翊先是舒了一口气,然后便陷入了沉思,通灵魔君阐述的这些内容对于陆翊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虽然没有继续看下去,但是这些内容加上他之前一直在研究的神秘老人给自己提供的那些关于五行灵力转换的提示有很大的共性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陆翊对于那五行灵力的转换已经找到了那么一丝丝的感觉,所以通灵魔君提出的这个理论他也是认同的。

沉思良久之后,陆翊问郦天尊者:“前辈,您那个时代,可曾有人探索过不同的灵力魔力之间的关联性?”

郦天尊者并不知道陆翊在玉简内看到的内容,但是陆翊的这一问却勾起了郦天尊者的兴趣,“这不同属性的能量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不断的有修士在摸索,有好多假设与猜想也都说的头头是道,可是谁也没能真正找寻到其中的必然联系,你怎么会有此一问?莫非你刚才在那玉简内看到了这方面的东西?”

“若是有人说他破解了这其中的秘密,前辈您信吗?”陆翊没有回答郦天尊者的问话,反而反问道。

“什么?!这不可能!若是有人破解了其中的秘密,那后来人魔两族怎么还能打起来?难不成这是在我族离开大陆以后被破解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