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上苑中,群贤毕集,皇帝遇刺的消息还未传来,众宾客以太子为尊,如众星拱月一般。
皇帝诞辰,欲拔擢天下英才,不使乡有遗贤,令凡五品以下自恃有才者,都可在这一日的文武小试中一展身手。
若当真有才,布衣者可当场加官袍,若已有官职,入了陛下的眼,还怕没有前程?
就算陛下没有看中,储君也还在这儿,不少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暗戳戳地从太子身上谋算。
灵渊湖在上苑的西北角,于这座皇家园林而言,不过是一点零星的点缀。
沈峤身穿太医署制式的袍衫,头发高高束起,此时人常常说“医道不分家”,一眼看去,她还真有些神姿潇洒的道家意蕴。
为防有意外发生,太医院遣苏太医与李太医前往上苑看顾,苏太医有意让沈峤与诸同僚相熟些,也叫了她一同前去。
到了苑中,却也不拘着她的行动。
沈峤不是多事的人,自然不会走远,她向湖岸稍稍靠近,望向另一边的还未完工的楼台亭阁、寺庙道观。
本朝重佛,而道教并不式微。
秋日飒飒的西北风吹来了对岸民夫呼喝拉号运送滚木沙石的声响,沈峤极目远眺,依稀能看见木杆搭建的高台之上,渺渺人影如将要断线的绳索一般,在秋风中辛苦劳作。
她又想起了那日张医令给她看过的信件。
在此之前,沈峤一直以为,自己七岁之前做打杂的药童,是当时的掌柜好心庇佑。
可张医令却无意间说出,早在沈太医还在京中时,就提及过他在故乡有一个养女。
是她吗?沈峤只能把这些疑惑藏在心里。
而最近两年,他与张医令间的通信更加频繁,每一封信的字里行间,都是掩不住的对女儿的骄傲。
他似乎料定了沈峤会扬名于世,且为了减去许多麻烦,多半会顶着自己的名头。
是以在与张医令的信件中,极力夸赞她的天赋之高、想法之奇、手艺之精,只求不要令世人的赞誉落在一个本不应得的人头上。
难怪张医令对她颇多关照,一面之缘时就敢让自己去太医署观摩学习。
原来还是受了长辈荫蔽。
沈峤轻轻叹出一口气,耳边传来一阵略显虚浮的脚步声。
“是你?”
太子受过了一轮觥筹交错,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酒意。
这样的日子,父皇会见属国国君、率众臣游街示恩,居然只带着几个弟弟,而让他在此处应对这些低阶官员、白身学子,丝毫没有太子该有的待遇。
他心中烦闷,甩开身边紧跟的侍从,依稀瞧见湖边有个略有些眼熟的背影,却想不起来究竟是何人。
走近一看,原来是那个北郊猎场中几次三番逆了他意的小小女医。
他怔了片刻,才恍然想起,父皇不知搭错了哪根筋,竟然真给这女子封了太医院的品级。
这样一来,她在这里,也说得过去了。
太子听到了她那声悠悠的叹息,顺着她原先的目光看去,一队民夫苦力背影忙碌,与一湖之隔的笙歌鼎沸仿佛不在同一人间。
“孤记得……你不是京城人士,地方州县也像是这般吗?”
他挥手免去沈峤的行礼,颇为欣赏地看了她一眼,没想到一个小小女子,尚有体恤民力之心。
太子虚虚靠住岸边栏杆,心道:既然如此,她那点小小的冒犯,孤大可既往不咎。
沈峤不知,太子是会错了意,她被问得一头雾水,疑惑道:“哪般?”
她并不愿与太子待在一处,一瞬间,想到了太子突然发病、掉到湖里等众多可能发生的意外。
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自己离他最近,那时候可是有嘴也说不清。
她默默后退一步,又向不远处看了一圈,见有侍卫不远不近地注意着这边,才稍稍放心。
太子眼睛半眯,却没有错过她的小动作。
见她装傻,不由冷哼一声:“孤还以为你正直耿介,与朝中那些只知明哲保身、看不见万民疾苦的人不同,没想到一与父皇相关,你也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沈峤有些好笑,她已然听懂了他在说什么,怪道朝中有传言,皇帝不满太子行事,此时太子公然在一个外人面前说自己父皇的不好,就可窥见这对天家父子间的嫌隙。
皇位传递,从来都伴随着血雨刀山,她不愿参和其中,而太子也不能继续说下去。
沈峤双目有如古潭,在水波的映衬下,更加漆黑明亮。
她平静地道:“殿下醉了。”
随即向时刻盯着这里的侍卫挥了挥手,几人见状,立即上前。
太子有些生气,他酒量平平,几杯之后劲力已有些上头。
本以为终于找到红颜知己,却没想到,她与那些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