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农历十一月份。
大唐的各处都开始逐渐转冷。
有些地方甚至已经下了雪,今年的雪来得早早一些。
接下来,还有一个月,又快要过年了。
此时在大明宫中。
李世民狠狠的拍碎了一张桌子。
那得有多大的气才会这样干!
现在他浑身发抖,血一下子冲到了大脑!
在他手中是一封书信。
上面密密麻麻的,记着一些文字。
同时,长孙皇后就站在他身边。
十分好奇的问:“陛下,深呼吸,缓缓,孙真人说了,不要生气,对身体不好!”
李世民还在那里生气!
长孙皇后又问:
“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这么生气?说来听听,让妾身为您分担!”
李世民狠狠的将纸张甩到地上。
“你生的儿子!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长孙皇后不解,怎么就怪起了自己?
她一个惊慌,连忙拾起掉在地上的纸。
这一看,眉头便是紧皱。
心想,李承乾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
原来在这封信上,直接写出了李承乾的几大罪状。
大概如下:
私通吐蕃人;
扣下电报机,杀害电报人员;
用电报机去换吐蕃一座城;
指使吐蕃人潜入唐楼之中。
阴奉阳违,不服从命令。
……
这些罪状之中,每一条都让人人生气!这是人干的事吗?难怪李世民会气得发抖。
李承乾也没得到好处,他最后得到的是吐蕃人却是反悔。
他阴奉阳违。用着自己的行动,抵抗着李世民的种种命令。
这些行为表现,怎么能当李世民开心的起来?
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早就杀了他。
最后的落款名字是李靖。
既然是李靖写的信,那么这信件的真实也坐实了。
毕竟他这人公私分明,不会特地去陷害某个人,更不会去诬陷某个人。
信上还写了,他已经控制住了李承乾,想让李世民定夺。
“陛下,或许我们得再查查看。这事应该有些蹊跷!”
李世民却是不爽了。
“当时,朕就反对他往着吐蕃边境而去。而你却是在边上劝说。若不是你一直护着那小子,他也不会干出这样事来!他的这件事,你也有责任。那小子就应该好好教训!你却一直纵容他,现在好了,他成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样子!你满意了吗?”
李世民责怪起长孙皇后。
那是以前没有过的。
他从来没有骂过她。
“陛下!”
此时的她也是后悔不已。
如果当时让李承乾在冷宫之中好好呆着,也不会出现这种事。
现在弄成这种局面。
怕是不能收场了。
之前,也有好几次李世民都动了杀心,最后还是因为长孙皇后扛了下来。
否则十个李承乾都不够他杀。
怎么办才好?
“现在要怎么办?”
作为母亲长孙皇后自然是不希望李承乾就这么的死掉,毕竟一个儿子养这么大啦!又是亲生骨肉。
但是如果不杀他,或者做出更重的处罚,那么对于大唐未来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指不定哪天会突然爆炸。
正当长孙皇后思考着怎么去救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没有管她怎么想,而是拟了一道圣旨。
“朕要将他贬为庶民,从此他便以我皇家并无瓜葛。他的一切东西朕都要剥夺。什么皇子?哼,朕没有这样一个儿子!”
随后他写完后,盖下了玉玺。
并且下令飞:“来人,飞鸽传书给李靖。由他代为执行。”
那信刚出去,没有多久。
又有一封信送进来了。
人见得一太监快步入了大明宫中。
“陛下,李靖来信!”
他将信件双手呈奉上。
李世民打开一看。
脸上更加是阴霾。
“混账小子竟然敢这么做!传令下去,直接追杀!全天下追杀!”
前后才过了多久,就转变追杀。
这其间发生了什么?
长孙皇后好奇。
她接过信件一看。
不由得花容失色,因为信件上面所说的便是:李承乾勾结吐蕃人,带领着一支军队入主吐蕃,深入吐蕃国都逻些,还要娶吐蕃人为妻!
这妥妥的便是叛国!
让李世民大怒。
实际上,这或许是为政治避难。
吐蕃人也真是敢做敢为啊。
可以理解为,如果李世民还存在着,他将以大唐并无瓜葛。
但或者若干年后,李世民退了,为他会杀回来也不一定。
但是哪一天,那吐蕃人或许会将他放弃。
李世民快要被气疯了。
这也难怪他会发出追杀令。
即便是有可能要深入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