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九十七章 属性相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属性相克(上)(2 / 3)

常畅想的两个人,便是:假如克莱武没有因为鸦片折磨而自杀,去了北美当总督;假如詹姆斯·沃尔夫没有在加拿大那场排枪秀中被打死,而是作为驻北美军事统帅,那将如何如何……

这不需要考虑经济基础、不需要考虑贸易、不需要考虑金融资本与贵族的结合、不需要考虑强制的封建专营制与自由贸易的矛盾、不需要考虑欧洲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等等。

但反过来也证明了两件事:

其一,便是建立了一定功名的人,死的越早越好。死的越早,后世的遐想就越完美。

其二,便是詹姆斯·沃尔夫,真的在贯彻英国的陆军改革,使得英国陆军真正成为了一支能够作战的陆军,算得上是英国军改派的代表人物。

实际上,刘钰之前在大顺主持的军改和战术体系变革,并非是一个孤立事件。

几乎和刘钰的大顺军改同时的发生的,还有英国军改、法国军改、俄国军改、普鲁士军改和奥地利军改——包括历史上不久之后西班牙的卡洛斯三世要进行的军改,也算是这个世界范围内的这一波大军改的余波。

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军改风潮,源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燧发枪加刺刀的标准配置,被实战的血和火引证为这个时代性价比最高的战术体系。

而与军火技术相配套的战术体系,需要阵型、队列、纪律、国库收入、加强集权的政府,以及常备军。

在大顺,表现为军官团、募兵战术体系操典、专营制度、海外贸易发展增加的国库收入。

在英国,比大顺多出来一个“王权”问题。

在这场从三四十年前开始的、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展开的新时代军改之前,英国理论上的陆军常备军,几乎不存在。

托利党和辉格党,都反对英国拥有一支常备军。

从阶级层面来理解,是非常容易的。

英国上一次真正拥有一支常备军的时候,是叫英格兰共和国,首领不是国王,而是护国公。

虽然克伦威尔这般、那般,但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场涉及到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虽不彻底,但是那一次托利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他们对那场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革命的那支常备军,以及常备军中愈演愈烈的“掘土派”、“均田派”运动和差点酿成的均田兵变,至今心有余悸。

托利党认为,常备军,是传播掘土派和土地分配派这些“极端”思想的温床,使得各种思想在军队这个高效组织中快速传播,故而他们坚决反对英国建立一支正式常备军。

而辉格党,自然也是反对的。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和他们的阶级属性,息息相关。

辉格党在和平时期只容忍军队的存在,而他们作为名门望族和各郡地方势力,以及资本团体,他们有信心控制住之前“买官团长所有制”下的军队,而将军队常备化,视作专制和暴政,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存在常备军,而应该由各郡名望组建各郡的军队。

辉格党公开表示:【军官购买制,是防止保王党叛乱的议会主权的保障】。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东西。

一:军官购买制,也就是团长所有制,或者叫“郡兵制”、“部曲制”。

二:主权在辉格党控制的议会,还是在君主,也就是议会主权?国君主权?

这里的军官购买制、团长所有制……如果在军改之前,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存在如今在直布罗陀驻扎的第20团,而是会以“某爵士团”、“某勋爵团”、“某绅士团”来命名。

花钱,买团长。以团为单位,组建军队,财政出军械,基本的粮草,而团长出赏金、津贴、薪水等。

团长可以出售这个团内的中校、少校、上尉、连长等指挥官,一般来说,出的多,赚得多。

英语里,“连队”和“公司”是一个词。

那些买连长、营长的,相当于入股。包括战场战利品收益、以及“合法的团属专营商业贸易权”的收益,自然是归“股东”合理分配的。

辉格党说,【军官购买制,是防止保王党叛乱的议会主权的保障】,这句话,当然是非常正确的。

单纯从军队是暴力机关的角度看:汉灵帝重设州牧后,还有“保皇党”吗?主权可不是牢牢把握在“首相”的手里嘛。

当然,情况不同,但英国的地形,决定了一件和大顺本质相同,但表现不同的事。

那就是,大顺可以发展海军,因为大顺皇帝知道,战列舰虽强,但却无法陆地行舟。然而陆军内部,清除刘钰的影响,早已展开。

而英国,其地形决定了海军是守卫利益的支柱力量,而陆军则是决定岛内政治斗争的力量,共和、复辟、反复辟、天主、国教,一波又一波,托利党和辉格党都对常备军充满了戒备。

而显然,这样的军队,是无法适应燧发枪阵列时代的,也是无法在这个时代实现数千人投送的专业对抗的。对军队的种种限制,詹金斯耳朵战争中的南美远征酿成欧洲最大军事笑柄,由此引发了坎伯兰公爵的军事改革。

问题在于,坎伯兰公爵是国王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