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八十二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八)(2 / 3)

的西班牙王国必须控制经济命脉和贸易品。

其三:充盈国库。

前两项都很好理解。

报复英国人,这个不必提。南海公司的逃税问题,以及詹金斯耳朵事件里对西班牙的羞辱,这让西班牙早就不满了。

将美洲去美洲化……把握住两点,中级官员的任命必须来自于帝国核心、贸易由帝国核心掌控。

没有生活必需品贸易的掌控权,地方派势力就会做大,压根就不吊帝国核心,这是基本的道理,放到哪都一样——包括大顺,松苏改革的前提,是大顺海军可以随时切断松苏的煤、铁、粮食、和出口渠道;大顺下南洋、伐印度、重建大都护府的前提,是南洋都护府没有海军,而且贸易完全和大顺核心区绑定。

西班牙这一套东西,不是说一定不行,而是拥有大顺那样的人口和生产力水平、贸易品数量、手工业水准,那将不但行,而且非常行。

就此时拉美那点市场,要是都能把大顺逼到商品不足的地步,那大顺还建什么海军到处去找市场、还去毁灭印度的手工业干啥?

至于第三点……

贸易控制,在此时,无非两个目的。

要么,保护本国产业,比如英法的棉布禁止令、法国的甘蔗酒非法令。

要么,增加国库收入,比如英国的高额茶税、蜜糖税、垄断专营的东印度公司。

西班牙有啥需要保护的本国产业呢?

这个……其实基本没有。

随着他自己引发的物价革命,西班牙只能走向东欧再农奴化类似的原材料出口道路,比如养羊卖羊毛。

一般来说,发钞国的资源出口业、农业出口业,都会很强。

那么,剩下的,也就是一个增加国库的选项了。

其实,对内动教会的地产、限制僧侣数量、征收教会田产税、控制十一税等,这些其实都是在增加国库收入。

朝廷没钱,啥也干不成。

西班牙其实倒是理论上不缺贵金属,它家里真有金山银山,而且是真的金山银山。

这年月,金矿银矿,就是大印钞机,不服不行,真正的全世界通用货币。从日本买到彼得堡、从布宜诺斯艾利斯买到哥德堡,就不存在金银他国不认的情况。

只不过,怎么把这些贵金属,变成国库的,这就需要开动脑筋了。

之前西班牙的办法,是控制必需品贸易,比如水银。提升水银的价格,你挖金子挖白银,必须得用水银提炼,我水银专卖,那我不就能把贵金属拿到手了吗?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垄断日常贸易品。

原本,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西班牙没有这个能力。

但现在,当然是行的。

因为,有一个受价格革命影响较小的、人力成本极低、生产力水平极高的国家,可以提供西班牙垄断日用品贸易的一切需求。

即:西班牙政府可以开展和大顺之间的官方贸易。

西班牙组织皇室船队,直接去松苏地区,购买拉美殖民地所需的一切必须商品。

以白银、黄金,或者拉美地区所产的大顺又急需的胭脂红等染料交换。

甚至……其实,此时的阿兰达伯爵并不知道,西班牙的殖民地,有大顺急需且日后消费量会激增的东西,化肥。

硝石的军事用途大顺需求量并不是极大,孟加拉的就够了,不如它的另一个用途当化肥。

依靠大顺工业品的低廉价格,来满足殖民地的日常所需,从而保证殖民地的百姓不造反。

同时,又通过对殖民地贸易的另一种形式的垄断——大顺的棉布,既然可以顶着英国的超高关税进入英国,那么也就意味着,至少纺织品这一块,大顺的纺织品加上西班牙的垄断利润,依旧可以击败欧洲的走私贩子。

以及,因为大顺这些年下南洋之后的咄咄逼人,一旦这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将彻底丧失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

丹麦东印度公司,已经半死了,被大顺提高关税后搞的基本破产了。

法国东印度公司,连印度都丢了。

瑞典东印度公司,早就改组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大顺合作了。

葡萄牙的澳门这个落脚点都没了,一旦和大顺达成合作,最后的东帝汶也得丢。

普鲁士那艘破阿波罗号,那点贸易量纯粹气氛组,忽略不计。

还拥有吕宋的西班牙,是唯一能够走太平洋航线去美洲殖民地的欧洲国家了。

既然吕宋的安危,完全寄托在大顺的一念之间,那么阿兰达伯爵就希望,促成两国的贸易合作。

即:将马尼拉,作为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贸易品的中转站。中西之间的交易,在马尼拉举行。

每年由大顺把货物送到马尼拉,从马尼拉拿得走白银黄金。而西班牙则将马尼拉的货物,运送到美洲殖民地。

同时,在欧洲,也可以由西班牙效漳州月港模式——实际上加的斯一直就是这个模式,只有加的斯的船才能去殖民地——在加的斯,和大顺完成贸易,再由王室垄断的帆船队,前往拉美贸易。

这样,对于大顺而言,马尼拉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贵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