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七三八章 国运(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三八章 国运(下)(2 / 3)

的海商,逼着他们与自己一起去拉拢荷兰、去在阿姆斯特丹投资、租借港口?

因为他不用铁腕和鞭子的话,大顺的海商绝对不会花这笔钱,躺在家里赚钱多好?

而如果当初不那么干,大顺就算拿下了南洋,赚到了香料钱,似乎完全和现在也没啥区别,该卖得货还是能卖、该南洋开发还是能南洋大开发,利润并不低。

但,如果当初不非要往欧洲跑,大顺马上就要出事了。

假设大顺除了去欧洲联络荷兰这件事没做,剩下的都做了,那么会发生什么?

大顺在海外扩张,尤其是南洋扩张、南洋开发一事上,选择了超速的跃进模式。而这种模式最怕的,就是资本忽然断掉。

现在维系这种跃进式扩张的,靠的是海外流入的巨量白银利润。

一旦欧洲再度开战,外部而来的资金会瞬间减少。

选择往前走是有代价的,破坏了原本的小农经济体系的苏南,已经有资格出现欧洲1720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了。

只不过,对欧洲来说,20年的金融危机,是货币过剩,以至于瞎鸡儿投,投出来一大堆泡沫然后炸了。

而对大顺来说,这场金融危机,则是货币资本不足,通货立刻紧缩,无法维持现在的高速发展,要爆出大乱子的。

但是,现实是大顺已经走到了欧洲,尝试与荷兰合作,并且组建了猥琐至极的武装中立同盟。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真的爆发的话,在大顺参战之前,大顺凭借武装中立地位,可以疯狂走私,保证不会出现瞬间的白银紧缩。

但,这只是续命,根本问题还是没解决。

英国一旦获胜,必然会选择夺回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

所以大顺没有中间选项,而且现在也退不得,只能往前走。

退一步,就是之前二三十年的努力,全都白费。

贸易主导权被英国夺回,大顺就等于直接退回了十三行模式,人家买多少,自己才能卖多少。

那这二三十年的折腾,等于白玩。

大顺和英国不一样。

英国开战,要国会许可。

大顺开战,皇帝的话。

开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开战之后,有一个强大的阶层,支持战斗到底?不只是精神上的,更是金钱上的、真正的真金白银的支持?

这场战争的本质,是大顺的资产阶级,和英国的资产阶级的决战。

赢了吃肉。

输了吃屎。

那么,现在大顺的资产阶级,是否有能力和英国的资产阶级一战?

显然,还差点气候。

那怎么办?

扩大新兴阶级的人数,或者说,扩大与海外贸易息息相关的新兴阶级的人数和经济力量。

大盐商是不是资产阶级?

显然是。

但是刘钰可以依靠的力量吗?

显然不是。

对英开战,这些大盐商有什么好处?一丁点都没有,反而因为朝廷需要钱,可能还要压榨他们。

那么,谁才是能在不久后必然因为奥普矛盾、俄普矛盾、英西西中殖民地矛盾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坚决支持打到底的人?

很显然,是做海外贸易的,做陶瓷的、做丝绸的、做茶叶的、做棉布的等等。

他们会在一战爆发初期,大顺没有参战的时候,享受到战争的红利,凭借武装中立同盟的走私盛宴,烈火烹油。

然后,他们也将在“上党归赵”,大顺对英开战后,立刻感受到贸易断绝、中途劫船、商品卖不出去的巨大危机。

只有到那一刻,他们才明白,什么叫资产阶级需要祖国。

他们才会选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发国债就买、征用水手就给。

因为他们明白,只要打赢,借的国债,全都能还!

只要打赢,他们就能再度享受走私盛宴那样的狂欢,而且比那个还美。

中途停战?不可能的,不把自己的全部家底全扔进去之前,谁也停战不起。

这是大顺和英国的战争吗?

不,户政府不会出一分钱的,就算皇帝逼着他们出钱,也逼不长久。

大顺不会为了欧洲之战,征三饷,毁灭自己的执政基础,去为根本不是大顺统治阶级的新兴阶层而战。

这压根不是大顺可以发挥全部国力的一场战争。

这只是一场大顺的新兴阶级和英国的战争,好在有俄、法、奥、西、荷这些盟友。

这场战争想要持续,或者想要在大顺不被反对,就必须不能用户政府的钱。

一分钱都不能用。

所以,刘钰必须要让更多的资本,流向松江府,继续扩充松江府的新兴阶层。不惜废掉淮安、扬州,使得资本涌入松江府,完成白银纸币化,完成新兴阶层的快速成长。

构建一下几乎是全面外向型经济的、和英国差不多大小、差不多人口的地方。

包括淮南的棉花田、南洋的种植园、松江府的新兴纺织业、造船业、京畿周边的重工军火业。

逼着他们到时候毁家纾难热爱祖国,出钱打满全场,直到分出胜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