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曾想过,这一次,我将在长安停留十年。
···
建中二年,八月十五。
正是中秋时分,近来的天明显凉了下来。我拿着帮小肖从东市药铺取来的药材,路过那名为“世味”的酒馆时,问连二娘打了几两酒。今个来买酒的人着实太多,我连话都未来得及和二娘说上两句,只能匆忙打了个招呼,抱着酒和药材,一点点挤出人群,好几次险些教人踩到袍角。
带着药材和酒回到枕玉轩的时候,正见那一玉白身影立于门前。他稍稍倚在门边上,眉头微蹙,面色似有些许倦意。
“有劳前辈。”已近傍晚,风显寒凉,他避过去轻轻咳了两声,将我手中的药材接了过去。我一边帮他收拾东西,一边问他:“今日中秋,稍后你得去霁月居那边吧?”
“是。”
霁月居。可惜今年的中秋,她还是未能回到这长安故地、霁月旧居。而我最近所能得知的有关她的消息,也仅仅是在那位郭帅去世后,她亲行前往送葬祭拜。
待将东西收拾好,他转过身来,问我:“今晚霁月居一聚,前辈是否要来?”
“不了,我还有些事情。”我笑了笑,“替我向亦之他们问好。”
宵禁前三刻,我应了先前的约,坐在了娑婆楼顶的如是阁中。来时路上下起了雨,我正在收伞,抬眼便见半卷的竹帘后坐了个人,衣角绣着亭亭春荷。
“我听说,昔日风雅楼天工谱的第四、剑谱之首,是一把断剑?”
这声音如春风一般,缠着三月暖意,可话里话外皆是将亮未亮的锋芒。
我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这与阁下有何干系?”
“某前来寻即墨先生,便是想求一个答案。”
“阁下分明不再是江湖中人,又何必对江湖中事念念不忘?”我又问道,“往事既已成烟,风雅楼如今都已不复存在,你问那谱上之剑,又有何意义呢?”
“即墨先生当真不愿给我一个答复吗?”
“又有何意义?你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却是为了求一个与你再无干系的答案?这数十年以来,江湖不过大梦一场,又何不当作是梦而化蝶,醒来之后,仍是人间?”
他沉默了。这一方如是阁中,只能听得清风入室、百转千回。
“既然如此……那苏某便也没有什么再问的了。”
我不禁失笑问道:“你千方百计寻人,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就是为了问这一句?那人光风霁月、五岳为轻,自那以后赴宿命而去,你却半生提心吊胆,梦回惊醒,生怕再见那血光鬼面,可到头来万贯加身,竟一场空空落落,不甘心么?”
“不过经年怨念。如今听得即墨先生所言,茅塞顿开,一向固结于心头之事,也终于烟消云散。”他起身,行了一礼,“某在此,谢过即墨先生。”
他转身离去,那轻曳着的衣角春荷半开,却像是谢了。我倒掉两杯未曾动过的冷茶,却听得帘外传来他低低的吟哦之声。
“十载空悠悠,春风不胜愁。”
“残花隐蝶影,孤叶下清洲。”
···
不知又坐了许久,我拢了烟青水黛的衣袖,望向窗外宵禁后空空荡荡、只挑着几盏灯火的长街,而更远处的坊内灯火辉煌,连中秋的月色都仿佛燃起点点灼然。
许多年后,也许我会听得这么一句话——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离我上一次回到长安已过了多久,我早记不得了。只是这几年间,我游历四方,路上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传闻——关于那位“红尘剑”的。有人说她奔波各地;又有人说她已洒然遁去;也有人说,曾在江湖的某一角,见那疏狂之人鸦青衣角掠过,剑出鞘依稀当年红尘模样。
可又怎会是当年模样呢?
我起身走出如是阁。
开门的一刹,喧嚣扑面而来。婆娑楼内,于这中秋之夜相聚的人并不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浪迹江湖,或独在异乡,或三两相伴,各自拥有着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姿态,好似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已囊括了芸芸众生。
我饮下半壶酒,一抬手,遥敬不知所往的故人。
···
——“烽火后,任回首;鸦衣剑酒,红尘两袖。”
——“曾记否,流年疏漏;可堪待,山河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