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十八年,一共有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礼部尚书孟同权如今已经七十有五。数日前,李青岚收到他辞官的奏章。孟同权兢兢业业为官五十余载,是四朝元老。既然他上表以年事已高为理由辞官,李青岚也只能应允,下旨加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让他得以光荣致仕。
第二件事是今年的科举考试,大周帝国的进士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一位女探花。看着礼部送来的进士名单,李青岚笑的合不拢嘴。探花,孙清正,女子。二甲第六名,李云云,女子。自从武月娘成为大周帝国第一位女进士,帝都很多有女儿的人家似乎正在慢慢改变想法。家里的女儿容易嫁出去的自然是依旧走嫁人生子的道路,可是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送自己家的女儿去报考松山书院。武月娘中进士的那一年,松山书院招收了十八名女学生,比往年多了好几倍。
“明诚,你也来看看。”李明诚入立政殿面圣的时候,正好是礼部侍郎苗若兰将进士名单呈给李青岚的时候,女皇非要让他也看一眼今年的进士名单。
“陛下圣明,自打松山书院开办以来,出了一位女探花,两位女进士。可见巾帼确实不让须眉,女子亦有安邦定国之能。”
按照惯例,天子应当在武德殿设宴接见殿试前三甲。武德殿的宫宴上,李青岚特意留意了这位女探花孙清正,容貌不美,难得的是她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圣时她举止有礼,不亢不卑的气度让李青岚对她印象好极了。
“圣上打算给这个孙清正一个什么官位?”
“给个太常寺少卿吧。”太常寺少卿是正四品上。
“虽是个女探花,圣上这官位是不是给的太高了一点。”听到女皇说给太常寺少卿的官位,宰相柳长言直接变了脸色。柳长言甚至还在心里腹诽,若不是这个孙清正是个女探花,女皇何至于如此赞赏她。
“柳相,你可知这孙清正的家族是做什么营生的?”
“启奏圣上,孙家世代供职于太医院,从第一代太医孙祈年到现任太医令孙成筹已经历经六代。”
“太常寺如今缺个主事的人,试问还有谁比咱们这位新科女探花更合适这个位置。这可谓是家学渊源啊。”
“是,圣上素来慧眼识人。”听到李青岚说起太医院孙家,柳长言再也没有办法反驳。“那新科的状元和榜眼,圣上想授予何等官职?”
“新科状元刘犇就给个谏议大夫的官职吧;榜眼秦淮生乃秦家子弟,授定州长史。”
自从孙清正成了太常少卿,虽然没有李青书当初面对的阻力之大,朝堂上一些大臣还是会对她有些微词。然而这位新晋的太常少卿却比李青书更加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和眼光,在自己的官位上将太常寺的工作处理的有条不紊。半年下来,连柳长言都在李青岚面前感叹太常少卿孙清正真乃人才。
自从孙清正入朝为官,宫里宫外,对她最赞赏有加的是内宫大尚宫李玉淑。只因李玉淑常年操劳内宫事务,天长日久就患上了头疾。一日,李玉淑在宫里遇到太常少卿孙清正便被她看出点毛病来。孙家世代医学传家,也不知那日是不是孙清正技痒,一来二去堂堂太常少卿竟经常抽空入宫为汾阳郡主李玉淑治疗头疾。
“圣上有所不知,自从孙大人入宫为臣治疗头疾,臣的头疼再也没犯过。臣还想着到底该怎么感谢她。”这头疾的治疗效果颇为有效。从那以后,李玉淑在朝堂上便又多了一个朋友。
武德十八年,李青岚再一次准许汾阳郡主李玉淑出宫省亲。对于这一次出宫回府,李玉淑准备的最多的是妇人安胎的药材。连女皇李青岚都忍不住吐槽她简直要把太医院的安胎药都搬空。如今的纪王府一共有两位孕妇。清河郡主李青荷已经怀了和秦文斌的第四胎,纪王府世子妾氏崔氏也怀了第二胎。纪王世子李明杰和崔氏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李顺娘。这些年来,无论纪王夫妇如何催促,李明杰就是不愿意迎娶世子妃,就这么守着崔氏一个过日子。十多年过去了,纪王夫妇终于是对长子妥协了,便发话若是崔氏能为王府生下一个男嗣就将她立为世子妃。这话无论真假,反正纪王世子李明杰是听进去了,于是崔氏又一次怀孕了。经过太医诊断,崔氏肚子里怀的是双胞胎男婴,这下可让纪王府上下高兴的不得了。
“若是崔嫂嫂这次能够一举得男,那哥哥多年来想将她立为世子妃的心愿可以了却了。”李玉淑和这位崔氏嫂子关系极好,听闻崔氏怀孕也跟着开心。
“朕知道了,玉淑你都在朕面前唠叨好多次了。好在朕如今不用生孩子,这宫里的安胎药材你能带多少带多少,崔氏有孕怎么好像比你自己怀孩子还激动。”
“圣上休要拿臣开玩笑,臣就是替臣的大哥高兴。”
崔氏怀孕七个月,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了。这一次,李玉淑打算在纪王府呆到崔氏生产完为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两个月后的一个夜晚,孙府的大门被人敲响了。仆人披上衣服起来,打着灯笼去开门,只见门外是几个一身宫装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