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0932章 孙权伐合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932章 孙权伐合肥(2 / 3)

亮,这才勉强渡了过去。

如果不是后面又冒出个治军治民生财敛财皆是顶尖的冯永。

蜀国怕不是要永远困死蜀地?

诸葛亮与冯永二者并力十余载,这才有了蜀国今天的局面。

不然真要让冯永再早出山十年,效力刘备,这天下成了什么样,那还真不好说。

近一点的,看看曹叡这些年来,君威一直不立。

虽说主要是因为他登基以来,魏国连遭惨败。

但最早的起因,不正是他在陇右之战时,轻言亲征,督战长安,最后又被迫灰溜溜地跑回到洛阳?

说是扶着张郃的棺枢回去的,但天下人又不是傻子,都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当时洛阳还有人鼓动太后立曹植为新君呢!

可见那个时候曹叡的形势恶劣到什么程度。

吴国第一重臣张昭现在还窝在家里,不肯上朝。

身为丞相的顾雍义不容辞地第一个出列反对:

“陛下万乘之躯,正值荡平华夏,总一大猷之际,却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有违‘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之道。”

“今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轻万乘之重,乘桴远征,与行万里中道而辍足,图四海却怀细以害大何异?”

尚书仆射薛综第二个出列:

“昔汉元帝欲御楼船,薛广德请刎颈以血染车。何也?水火之险至危,非帝王所宜涉也!”

“今陛下欲乘船征万里之外,成山之难,犹在眼前,陛下此举,虽惜失于辽东将士,却是抛江东万世之基于何地?”

选曹尚书陆瑁第三个出列:

“魏贼与国,壤地连接,一旦国家有隙,彼定会伺机而动。陛下之所以越海求马,曲意于公孙渊,正是为了除眼前心腹之患。”

“而今欲亲征辽东,乃是弃本求末,捐近治远,忿以改规,激以动众,猾虏闻之,恐欣然于心矣,此非大吴之计也!”

吴国重臣,接二连三地出列劝阻,与先前群臣劝说自已不要大张旗鼓派船队前往辽东,成了鲜明对比。

孙权盛怒之下,虽知道群臣说得有理,但越发觉得脸上无光,下不来台。

“然鼠子欺朕辱朕如此,朕若忍让,岂非令天下人耻笑?”

陆瑁善揣人心,当下再次出列:

“陛下,夫兵革者,所以诛暴乱、威四夷也。今中夏暴乱未已,陛下反征辽东,实乃舍近治远也。”

“昔赵佗叛逆,僭号称帝,于时天下安定,百姓康阜,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告喻而已。今华夏凶桀未殄,未宜以渊为先。”

“愿陛下抑威任计,暂宁六师,潜神藏志,以为后图,只待陛下大事时捷,鼠子则不讨自服。”

这番话,拿一代明君汉文帝做例子,又有让孙权与汉文帝相比之意,终于让孙权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口嗨之下,好不容易有人给了个台阶,孙权自然就阶下坡:

“朕之怒,不为已身,实为没于辽东诸多将士耳!既欲诛渊,则先平中夏。闻魏贼新建合肥新城,征之正当其时……”

众臣一听皇帝不想打辽东了,想去打合肥,当下就松了一口气。

打合肥好啊,只要不是打辽东,那一切好说。

合肥临近江边,又有巢湖,打不过还可以随时跑回来……

“陛下圣明!大吴欲北进中原,则必下合肥,征之正当其时。”

顾雍生怕孙权改变主意,连忙开口定了下来。

虽然合肥也不好打,但总比跨海去打辽东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以大吴现在的局势,东、南两面皆是大海。

突破方向唯有西、北两面。

西边是永安。

抛开蜀国是大吴的盟国不说,就算双方仍是敌人,永安也是最不好打的。

要不然当年刘备兵败夷陵,上大将军难道就不想趁机攻入蜀地?

若非蜀国内部有变,以蜀国现在的国力,大吴想要从永安攻进蜀地,怕是举全国之力,亦难办到。

更别说永安的东北边,还有一个魏贼布有重兵的襄阳。

若是举兵攻永安,谁知道襄阳的魏贼会有什么举动?

反之,若是北进襄阳,谁能保证永安的蜀人没有别的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蜀人许以甘蔗之利,大吴亦不过是做个样子,随意打打襄阳便立刻撤军的原因。

如果说天下是三足鼎立,那么南郡永安襄阳,也是一个缩小版的三足鼎立。

所以说,永安不可攻,襄阳不可伐,大吴最好的突破口,正是在合肥。

这也是为什么大吴年年都要征伐合肥的原因。

江东有些世家或许会满足于割据江南之地。

但孙权怎么说也是一位皇帝,他肯定不愿意什么也不做,就这么活活困死在江南之地。

只是大汉丞相看得很明白:

“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

这个现实,吴国不是说没人看出来。

但看出来又怎么样?

孙大帝表示,既然你们蜀人都能突破祁山,凭什么就说我“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